“这个是秘密哦,改天我进宫专门说给父皇一个人听。”她笑眯眯的道。
这本不是一个贵族仕女回皇上话的态度,可她这番自然的娇嗔天真正对了李渊的脾胃,他不禁笑道,“是啊,怎么能随便让人听去,改天偷偷说与父皇便了。那上面的画又是什么意思呢?”
“禀父皇,这边地这盏灯是颂扬您的英明神武,高山仰止的天子之风,只可惜儿臣笔法不佳,绘不出父皇神威之万一。”论起拍马屁,只要厚下脸皮,现代人比古代人不差。
她猜李渊就爱听她这么说,毕竟这话由儿媳说出来,和从大臣们嘴里听到是不一样的。果然李渊龙颜大悦,龙怀大畅,呵呵笑着道,“那这一盏呢?画的什么?”
“这是秦王吃饭图嘛!”小鱼笑着解释,“这种画法叫卡通,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父皇您瞧他吃饭地样子,是不是很像小时候?”
其实她根本不知道李世民小时候吃饭是什么样子,不过总听人说:半大小子,吃跑老子,男孩子在长身体之时,吃饭一定是狼吞虎咽。当年李渊没起事之前,也会有全家其乐融融的吃饭之时吧?这样说,会勾起他地温馨回忆,做事时偶念父子之情,以后对她“老公”好一点。
这一次,又被她猜对了。可见皇上也是人,只有以人之常理猜测,总会找到其人性所在的。
只见李渊凝视走马灯,脸上露出怀念之态,面色柔和许多,好半天才叹道,“唉,世民戎马经年,倒忘记他小时候的事了。那时他们弟兄四个,经常和朕同桌而食,可不就是这样子么。咦,灯下也有谜语,来人,读来听听,大家也猜一猜。”
他一时感触,但马上恢复常态,拈须笑道,“适才那么多谜语,也没有难住朕这群贤臣的,今天看看你这儿有没有急得他们跳脚也猜不出的。”他说得诙谐,众人皆笑,之后立即有太监取下灯上挂的谜语,念给在场的所有人听。
“皇上神威灯下谜语是:何车无轮?何猪无嘴?”
“秦王进食灯下谜语是:何水无鱼?何山无石?何人无父?何女无夫?何树无枝?何城无市?”
这太监也算机灵,因为这灯没有名目,所以就按照刚才小鱼所说的话,临时起了个溜须拍马的吉利名子。而对于小鱼而言,她对谜语不太熟悉,绞尽脑汁才想到这两个谜,都是小时候表兄弟姐妹一起玩时猜的。
毕竟这边的字她还不是很熟悉,对于文人常猜的字谜实在不太在行,而这些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倒还勉强能在记忆中搜出一些。
而这一问,还真难住了这些人。
网友上传章节 上卷之第七十一章 解谜
群臣低声议论纷纷,李渊也拈须深思,小鱼得意之余,偷眼寻找李世民的身影,正巧李世民也向她望来,两人对视一笑,那种会心的感觉比夜风送来的暗香还要醉人,害得小鱼心里嘭嘭乱跳,声音大得让她感觉别人都会听到一样。
再忍不住抬起眼睛,就觉得李世民的目光轻浅娴淡,却似乎无所不在一样,把她牢牢笼住,两人就那样目光搅缠,似乎花林中再无别人存在似的。有的,只有他的目光,仿佛是他的手,带着温热,拥她入怀。
真了不得了,他不过只是看她一眼,她就心跳过速,如果真的跑过来抱她,她会怎样?天哪,不是爱上他了吧?不能啊!绝对不能啊!可是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心!
“咦,这里好像还出了一个对子。”正无声的缠绵间,有一个大臣不好好猜谜,而是眼尖的指着秦王进食灯的下面飘摆的一小段白色带流苏的丝绸。
小鱼不知道是该感谢他还是憎恨他,正是这个多嘴的白胡子老头把她从心的沉沦中救了出来,刚才她差点就陷进李世民的眼波里,拔不出脚来了。但另一方面,那种温柔心绪,她在现代活了这么久,是从来没有过的,虽然那让她心像野兔一样跳,可却是欢快的,甚至是幸福的。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那老头走了几步,大声念道。
这是出自《王安石捡联获妻》的典故,也就是那个著名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故事,上大学时当奇闻秩事读过的,这会儿全派上了用场
不过奇怪了,在场这么多人,没人比这糟老头子更糟。年纪更大,更加风烛残年,可是谁也没看到那对子,偏偏他看到了,而且他一点都不近视的,风吹绸带,字体偏小。光线又暗,他居然看得清清楚楚。
大唐,果然是奇迹纵横的年代。
“好个上联,只怕这又是秦王妃所做灯谜之一了,不知各位可有绝妙下联?”一个大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