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甲方内部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意见”,要建筑师整合出一个让所有部门都满意的方案,这就是初期最让人头秃的地方。
陆明洋“呵呵”一笑:“你懂不懂什么叫‘设计优化’,就是不断的修复和纠正错误。‘改图’不是你们设计那种狭义的理解,是要改出一个有足够市场竞争力的商品,不仅要美观,还要好卖。”
江堰回了四个“呵呵呵呵”。
“不好意思,大外甥,我就是中国式甲方家庭长大的,我绝对清楚中国的建筑不是设计师的个性追求。你问我是不是非得告诉我怎么走,我只能告诉你——废话,你不说清楚我怎么画?我请你先确定好方案,告诉我在你们各部门意见整合之后,你们有没有共识,什么样的‘商品房’一定好卖脱销,绝对不会砸手里。我保证,一定会‘抄’的让人看不出来。”
这样的撕逼一定会不欢而散。
两人各自歇一会儿,喝个水,再放个水,回过头来再继续第二轮。
如此你来我往,周而复始,一直持续到第四天。
江堰的设计草稿终于在陆明洋那里“过稿”了。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
“过稿”之后的反复修改才是地狱模式的正式开启。
……
转眼,到了周五。
建筑和结构两大部门又开撕了。
起因还是结构邵圳城和建筑何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