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他还得去拍挑水戏呢,由于他演的角色是农家少年,所以要从井里打水,再挑回家,灌满一个大缸。
梅玄冬思考一阵,打定主意,出门左转找导演,申请赶进度。
今天演的都是文戏,他争取一遍过,然后下午四点拍挑水的戏好了。
蒋导演自然是乐意演员愿意跟着她一起赶进度的,但对这个要求还是感到犹豫:“玄冬啊,导演觉得你的想法很好,但下午四点的阳光,和清晨挑水的戏所要求的阳光是不一样的,就算可以通过打光来补,万一你今天没把原定的戏份快速拍完,拖到五六点,那就要黄昏了,而且你挑水也费时间是不是?”
黄昏时节有晚霞,看起来很美,但到那时候,打光就真的不好调了。
梅玄冬很自信:“导演,你放心,以我的体力,就算真挑一缸水,也只要20分钟不到。”
他在老家就是这样勤快高效率的。
蒋导演:……
小梅这个人啊,真是天天都能刷新她对人类吃苦界限的理解,并进一步了解到贫困农村的孩子到底有多难,顺带让作为小布尔乔亚的自己感到羞愧——她以前是真的一点都不懂人间疾苦,认识梅玄冬后,连毛选都重新翻了。
深夜23:00,挑完水的梅玄冬顺利的坐到电视机前,通过赶进度,他明天上午可以有半天假,这样熬夜到凌晨四点都没关系啦。
熟悉的解说开场白后,电视机屏幕上出现中国队和意大利队入场的画面。
说得难听点,在数日高强度的比赛后,意大利队和中国队走到现在,都有点伤兵弱将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