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携带兵书,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之后便难改。
奶娘还在絮絮叨叨说,赵瑾玉半个字都未曾听进去。手中书一页一页翻动,他仍旧有些恍惚。低头凝视着半点伤痕也无的手,是他十三岁的手。他还是想不通,重头来过这等事,怎么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太离奇了,百思不得其解。
十多年前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爱也好恨也罢,眼睁睁看着徐皎然死去,他满腹的怨气最终消弭。能重来一世,震惊却不否认他十足幸运。摘一朵花鼻尖轻嗅,他缓缓勾起唇,心中别样的祥和。
石几上小壶将将煮开,才冒着水汽,赵瑾玉放下花换了竹篮的团扇。
执扇对着小炉缓缓扇了两下,茶壶中清香扑鼻。估摸已经煮沸,他包着湿巾将壶取下,再一点点注入玉杯中,动作行云流水。
期间,理都未理张氏。
清风拂过竹林,送来缕缕晴甜的草木香,日头渐渐烈了。
“姑娘!”没得只言片语的张氏心里慌,她不是没有察觉主子的疏离之意。琢磨许久,没琢磨出自个儿到底哪惹他嫌弃。日日想着,就乱了阵脚,“您听奶娘的。”
执扇的手一滞,赵瑾玉蹙起了眉: “我既已作了决定,你听着就是。”
“姑娘年幼,哪里懂什么人情道理?”
“奶娘难不成会害了您?”张氏见他说不听,急得跺了脚,这孩子怎地伤了一回就变了个人这般不知好歹呢!
她扫了眼红菱,指望她搭句话,谁知这丫头头一扭就是不看她。张氏心里恼她性子奸,缓了口气又说:“奶娘也不想絮叨,当真是为了姑娘着想。拼着惹了您嫌弃也要劝,您莫辜负了奶娘一片真心。”
赵瑾玉抿着嘴,不耐之色摆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