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侯府今年的喜事也真是多。瑶玥嫁了,这瑶光和静王的婚期也就快了。老二媳妇,她的嫁妆可都打理好了?”
“回母亲,都备妥了。只有一些个小的荷包和香囊类的,还在命人赶制呢。”
“嗯,因着是和皇室联姻,所以倒是不敢霍瑶光自己绣嫁衣了,可是这成了亲之后,总不能天天穿嫁衣吧?”
“回母亲,儿媳都问过了,水云居的苏嬷嬷和几个丫环,已经帮瑶光准备出了几套新裳,颜色也是很喜庆的。”
老夫人就觉得这胸口更闷了。
“那静王爷呢?”
宋氏被问住了,没明白过来。
倒是于氏,这回领悟地快了一些,“母亲可是想着应该让瑶光亲手为王爷做几套衣裳?”
“不错!”老夫人这才面色缓了缓,“即将嫁为人妇了,总不能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做。给自己未来的夫君做几套衣裳,还是应该的。”
宋氏一时难住了。
按道理来说,这一般女儿家出嫁,都会在成亲前,为夫君准备一套,或者是几套的新裳的。
只是霍瑶光那性子,她能拿着针线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坐着?
就算是她安静下来了,也不过就是动动笔墨,翻翻书籍,怎么可能会做女红?
再说了,霍瑶光的女红,可真地不是什么人都能消受得起的。
真让她做了,那不得让王爷笑话她一辈子?
当然了,这还是次要的。
关键是就霍瑶光那性子,谁敢去跟她说让她给王爷做衣裳?
“母亲提醒的是,这件事情,我会跟瑶光说的。”
现在先应下,到时候做不做再说。
这些不过是小事,老夫人总不能因为这个就对她发难。
老夫人面有不悦,“她纵然是郡主,可是也还是侯府的小姐,是你的晚辈。在她面前,且不可失了身分。”
“是,老夫人。”
老夫人又斟酌了一番,才慢悠悠道,“我武宁侯府虽然是将门之家,可是也不能失了礼数。王爷这个时辰过来,眼看着也快该用午膳了。不如就将午膳摆在福德堂,让他们两个小辈到这里来用膳。”
这话,宋氏还真没办法接了。
老夫人这是明摆着将自己是长辈的架子给端出来了。
可问题是,您这个长辈,静王爷是不是认呢?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静王认了,静王爷在哪里用膳,她能管得了?
万一将王爷惹恼了,直接甩袖子走了,她又找谁去?
而且,宋氏也不笨,眼珠子一转,当下也就明白了老夫人这话的用意。
这是觉得王爷一来侯府,没有先过来给她请安,所以心里觉得不平衡了,觉得受不住了。
果然,接下来老夫人又一席话,真是让宋氏哭笑不得。
“咱们家现在也就是你家的流年身上有了功名,流云如今又是要走军功这条路了。这京城可是最重规矩的地方。那些个文人大儒们,不也是最看不起咱们这样的人家?”
老夫人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
“有些个人呀,总觉得咱们这是那等粗鲁之家,没个规矩,也不懂得礼节孝道。今日正巧王爷过来了,你差人去一趟淮安侯府,把他们也都叫过来。以后都是一家人了,现在先认识认识,也免得将来再冲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