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姐:“冻死了,今天好像降温了。”

陈昆明:“风这么大,吹得我发型都乱了。”

小曹:“放心陈哥,是标准的大背头。”

“滚。”

“小谭怎么还没到?”

“说是堵在路口了,马上就到。”

“谭迟不是坐地铁吗?”

“估计是打了专车吧。”

“怎么就我们一家来了啊,另外两家呢?”

“来了!”陈昆明一指窗外。

小广场上先后停下三辆出租车,下来七个人,分成前后两拨裹着衣服急匆匆走了进来。

“是老许和老章!”华姐顿时乐了,忙迎了过去。

“谁?”小曹低声问。

“穿皮夹克,戴羊毛围巾的那个,叫许宏才,擅长历史剧,穿藏蓝羽绒服的那个,叫章睿,擅长喜剧,都是老牌编剧,以前和华姐都有过合作。”陈昆明介绍。

“老前辈啊,都有五十多岁了吧。”

“你小子什么眼神,老许才四十出头,老章不过四十五!”

“诶?”

“为了祖国编剧事业,熬心熬力啊!”陈昆明叹息,“这两个团队可都是实打实有真本事的,他们今天能来腾阁,充分说明了——”

小曹和陈昆明对视一眼,举起手臂:“一切为了生活。”

两人说话的时候,华姐已经和许宏才和章睿打了招呼,三人虽然之前都是老熟人,但这次却是竞争关系,也不好聊得太多,就分别寻了位置坐下等候。

可等着等着,就觉出不对味儿了。

一层本是招待大厅,本就没什么人,可过了没一会儿,就有几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小伙子从二楼探出脑袋,看了两眼,又缩了回去。

又过了五六分钟,有七八个衣冠楚楚的年轻人下了楼,他们脖子上都挂着天蓝色“实习编剧”的工作牌,捧着马克杯佯装遛弯,神色倨傲从三队编剧团身边路过,时不时还评论两句。

“他们就是这次竞标的编剧团队?”

“真看不出来,这些人能写出什么好本子?”

“感觉跟路人没什么差别嘛。”

“别这么说嘛,人家也是穿了正装的。”

“杂牌子吧,款式也是十几年前的吧。”

“你看我们腾阁的金牌编剧,哪个不是名牌加身,走路带风?他们这都什么啊?”

“幸亏来了腾阁,我以后可不想做这种穷酸的编剧。”

“你才来实习几天,你不懂!圈里像咱们腾阁这样的可不多,大多数都是底层农民工的级别。”

那声音不大不小,还夹杂着些许嬉笑声,悉悉索索,在空旷的大厅里还带着回音。

三个团队的编剧脸色变了。

“你们说什么呢?”许宏才站起身喝道。

“老师,我们没说什么。”一个实习编剧小伙子笑道,“我们就是觉得,几位老师特别有艺术家的风范。”

“对啊对啊,艺术家都是这么——不拘一格嘛——”

说着,这帮实习生就是一阵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