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翻了翻,虽然这些字写得很像,但是他精通书法,还是很快辨认出这是试卷三人的笔记,这么一想,刚好是皇长子和两个侍读,皇帝松了一口气,气恼地看着柳洺:“柳洺,你这是故意吓朕?信不信朕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柳洺苦笑:“陛下,最后那份无名的试卷,是臣事后让大皇子身边的内侍做的,以帮忙替换皇长子考卷之名。”
皇帝脸上刚升起的笑意僵住了……一个内侍?!
一个小太监答得都比他的长子优秀!
“朕从前看过他的功课……”
“您手里的这些都是大皇子近期交上来的功课。”
皇帝气得手抖,狠狠将一叠大字扔在地上:“混账!”
柳洺说:“大皇子聪敏机灵,而且悟性很高,只是年少不懂事,容易为精彩纷呈的外界所迷惑。”
“还不懂事?他都八岁了!朕八岁早就跟着先生讨论儒学写策论了!你看看他写的东西,狗屁不通!”
柳洺头更低:“陛下天纵之才,只是在臣眼中,八岁的确还是个孩子,人性本就好逸恶劳,倘若有人鼓励纵容,本就遵循天性的孩子越发容易走了歪路。臣出这份考卷不为揭短,只是想让陛下了解皇子教养的真实情况,今日皇长子才八岁,犹能改变,然而陛下还有二皇子三皇子,还有未来更多的皇子,如果没人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一旦性格养成,一切都晚了。”
皇帝对大皇子十分疼爱,因为这孩子是他第一个儿子,而且从小乖巧讨人喜欢,柳洺说错的不是大皇子,他虽然觉得不对,但心里还是舒服了,怒火也慢慢消了,越想越有道理,儿子变成这样,不是孩子不好,是有人唆使纵容!
即便是皇帝,也改不了护短的毛病。
柳洺不在意皇帝迁怒护短,说实话,本朝皇子的教养之法,真的考验的是皇子本性。作为孩子,这些皇子娘不能亲,爹没机会多见,相处最久的人是奶娘和太监。这些都是下人,下人为了哄好主子,小时候只要不哭就什么都顺着他,大了为了出头就想尽办法讨主子欢心,小孩子都喜欢玩,下人不劝反而迎合,久而久之,有几个孩子不会被腐蚀?
所以仔细去看历任皇帝,清明的都是出身差的,因为他们身边没有前赴后继的太监来讨好反而备受白眼。包括在位的这位,他八岁便如此优秀,但是直到十六岁才入了先帝的眼。
皇帝听完柳洺的分析,彻底冷静了,甚至他联想到了自己如今的处境:“大皇子如此,朕何尝不是如此?爱卿,幸亏有你给朕敲警钟啊!”
柳洺惶恐:“臣不敢当。”
皇帝摆摆手:“你不必自谦,能有你在朝辅佐朕,是朕之幸事,古有魏征,今有柳洺,是朕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