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机场

所以相较于受到上级把控,且还要跟其他地方撕逼争取资源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设,机场要容易的多得多。

至于人口规模达不到?

那还不好办,把周围几个县扩进来,改成直辖区不就成了,所以这个硬性指标在各地方领导眼里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于是从2005年开始,各地方掀起了一股大造机场的狂潮。

在这股风潮下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质疑,毕竟国内的民用飞机保有量并不多,搞那么多机场,能有飞机停嘛?

没有飞机,机场就没有收入来源,就要面临巨额亏损,偏偏兴建机场多半是从银行拿的贷款,万一出现资不抵债,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怎么办?

要知道当年三角债波及全国,给予经济沉重打击并没过去多久,若是再来这么一次,好好的经济能成为承受得住嘛?

除了一些经济界人士批评这种现象外,公路和铁路部门同样反对各地大建机场的举动,不过与经济学家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不同,公路和铁路部门的反对就现实多了。

国内交通运输业的蛋糕就那么大,民航的多一点儿,公路和铁路的就要少一些,反之亦然,因此公路和铁路部门的反对便很实际,那就是保住自己的蛋糕。

但他们不能这么说,不然就显得格局太小了,而是拿着各大航空公司使用了波音和空客这些国外品牌飞机说事儿。

大致的意思是,扩大民航,就等于是给外国巨头打工,拿着国内的血汗钱去养国外的巨头,凭什么?八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如此不平等的剪刀差,民航愿意受着,公路和铁路可忍不了!

至于中国腾飞的国产飞机,公路和铁路到是没有抨击什么,只是微微一笑:“中国腾飞的产能能跟得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