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仁就这么因为娶了一个契丹美女成了民族英雄,向来都是契丹人抢汉人的钱财和女人的,如今有了杨怀仁抢了契丹人的漂亮女人,可不是值得大加吹捧吗?
不过这种事要如何看待,也要分两面。
自从鬼姐来了杨家庄子,城里的契丹使节就没少来杨府拜访,说是来参见安国公主,实际上总让杨怀仁有种他被时刻盯着的感觉。
耶律跋窝台一个月来了十八封信,就跟八百里加急不用花他家的钱似的,信的内容其实是很无聊的,无非是一遍又一遍的不厌其烦的问,“宝贝女儿,你在异国他乡还好吗?”
鬼姐一开始是感动的,不管耶律跋窝台怎么样,毕竟那是她亲爹,既然亲爹来了信,她总要摆出一个孝女的姿态来,认真的给老爹回信。
内容也大致差不多,诸如“我很好”,“大宋挺好的”,“杨怀仁很疼我”,“杨怀仁的家人对我也很好”,“等我有了孩子就回去看望父皇”等等。
但不知怎么回事,耶律跋窝台似乎对这样的答案不是很满意,还是一遍又一遍的问,好像鬼姐来了杨家,是送羊入虎口了一般的危机重重。
杨怀仁很想告诉他,你女儿贼精贼精的,有时候我都觉得她比我还聪明,来了没俩月,把全家甚至全庄子的人都忽悠的跟她异父异母的亲生兄妹似的,又有谁会欺负她呢?
不过到了后来,杨怀仁就渐渐明白耶律跋窝台这老小子,是玩的什么把戏了。
杨怀仁封了北方王,算是赵煦这位宋朝皇帝给了辽国皇帝一个下马威,意思是说,你以为你会拉拢臣子呢,我也会,而且你家南方王的封号,明显没有我家北方王的封号好使。
面子是有了,不过那些朝臣们就看不惯了,大宋自开国以来也没有几个异姓封王的,尽管杨怀仁这个北方王的封号有点虚,但他们还是看不惯。
四人逛到夜深,才回到了城中的王府。
杨怀仁一直以来也没在这个偌大的王府里住过几天,也不是没打算回城里起来住的,后来遇上老婆怀孕,这事就搁浅了。
再后来家里人也不怎么提了,一家人在庄子里住的轻松愉快,生活也非常便利,没必要非住到城里来。
杨怀仁不愿意住王府,原因就更简单了,每天都要看着不远处的宫墙,会让人觉得心情压抑,住的离皇帝太近,从来都不算是件好事。
如果只是临时住一晚,倒也没什么,杨怀仁是绝对不会有长期住在王府的打算的。
王府里驻了几十个府兵,府上还有一个管家和几十个仆子丫鬟,倒也算是方便,不过第二天一大早,杨怀仁就带着鬼姐青竹和天霸弟弟,去随园交代了几件事,然后便起程回杨家庄子。
赖小年的事情,算是给王明远有了个交代吧,老丈人不喜欢他在夜市上摆摊子卖拉面,怕的是他抢了随园的生意。
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个悖论,不过他要那么想,杨怀仁也没办法,劝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当杨怀仁告诉王明远赖小年这几天可能会一直俩随园求拜师之后,王明远就乐了,似乎把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变成自己的手下,这种打击对手的方法比消灭了对手还痛快。
道理很简单,消灭了对手你也没得到什么,而把对手转变成手下,不光没了对手,反而多了一个帮手,这意义就不言自明了。
至于杨怀仁说的对赖小年十天的考验期,王明远其实不太在意,眼下的局面,即便是一个随园里的帮厨或者学徒的身份,也是城内炙手可热的。
杨怀仁吩咐的另一件事,就是进一步推广新式的冰饮子了,王明远在夜市上摆了个冰饮子摊子,确实对随园的新式冰饮子的推广起到了一些作用。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在夜市摆摊宣传的方法,还是太普通了,受众也毕竟有限,最主要的便是没有多少影响力,产生不了炒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