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仁奇怪的是就这么点事还给他专门来了一道圣旨,让他带武德军南下示威,是不是天小题大做了。
本来皇帝和朝廷是知道杨怀仁这一年来一直在打造战船,目的就是为了带武德军南下去征伐交趾的。
根本也不用专门下一道正式的圣旨,等战船打造好了,水军训练的差不多能熟练掌船了,他自然会向朝廷请旨。
可偏偏在这种时候皇帝给他下了这么一道圣旨,在时间上似乎也太怪异了。
具体什么原因,杨怀仁也搞不清楚,但绝不会单纯以为皇帝很支持他的做法,所以提前给下一道旨意,让他出兵出的名正言顺。
等恭恭敬敬接了旨,传旨的公公又给了他一封赵煦的信,他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信的内容很简单,大致是问候一下杨怀仁和安国公主,先表达对一个臣子的看重之情,然后便直说要在武德军中安插六十名赵氏皇族中的年轻后辈。
杨怀仁这下明白了。
这一年来,杨怀仁的钦差头衔就一直没被皇帝收回去,让他可以一直整肃江南厢军,江南厢军这一年来的变化,皇帝是看在眼里的。
东京城的禁军自从打了胜仗之后,就骄纵的没了个样子,朝堂上的大佬们也清楚如今的禁军并不是能战之辈。
所以皇帝和朝廷都希望大宋能出现一支能打仗的军队,也借此让这只军队和禁军来抗衡和比较。
谁都想知道精挑细选出来的禁军,和用杨怀仁式的训练方法打造出来的地方军队,究竟哪一个才更强。
如果杨怀仁的整肃地方厢军的法子经过了一次战争的检验证明是可行的,那么将来的大宋无疑将多出来一支数量百万的军队。
至于安插皇族子弟,便是皇帝的私心了。
很多人以为交趾这种小国敢侵犯天朝上国的大宋,是不是有点不太可能?
其实历史上这种事太普遍了,别说是宋朝,就是军事强盛的汉唐,周边的小国试图占中国便宜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这样的侵略在史书上简直多如牛毛,他们的入侵,也并不是以侵略土地为目的,而是以打劫汉人的财富和人口为主。
原因是这些小国人口不多,其实并不缺乏土地,他们也没有多少真正的兵马,所以即便暂时抢夺了中国的土地,也没有足够的兵力能守住天朝的反攻。
所以他们只是打劫财物和人口,天朝的钱币在他们的国家同样流通,甚至是超过他们本国的货币的硬通货的存在。
于是抢劫财物才是这种小型战争的主要目的,等事后天朝问起罪来,他们便假借本国蛮夷不通礼法为名搪塞过去。
天朝自然不会和不通礼法的蛮夷计较,等这些小国再次俯首称臣,天朝有了面子,往往不会过分追究。
另一方面,从人种上来讲,古代中国人干净,高大,白皙而且懂礼,而除了北方游牧之外,东边的高丽半岛和倭国群岛的人种,以及西南的诸多小国的人种则肮脏和矮小。
特别是西南诸国,因为人种相近,和汉人模样差异不大,只是身材矮小而已,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这些国家的统治者抢劫汉人人口,来提高自身人种优异性的习惯。
这种事史书上也有记载,其实从另一些记载里也可以从侧面来证明。
比如很多东南亚小国的统治者家族,他们的模样和汉人更加相似,身高都比本国普通百姓高出不少,皮肤也白皙一些,就是因为他们长期主动和汉人通婚,结合繁育下一代子孙而形成的。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和想法确实没什么错的,古代中国人人种确实优秀,璀璨的文化礼仪等更是周边蛮夷国家所景仰,并纷纷效仿学习的。
就说交趾,皇族李家就喜欢娶汉人女子为妻,就是为了提高家族血统的优异性。
在北宋建国的百余年里,和大宋之间上规模的战争就有数次,其余小型的摩擦不胜枚举。
很多时候也不是交趾自己出兵,而是利用生活在大宋岭南的僚人,用各种各样的理由鼓动他们跟大宋朝廷作对,然后他们从中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