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节揉了揉眼睛:“吴节偌大年纪才来参加童子试,若区区一场县试就吓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将来去参加会试,还不骇得连笔都握不稳。”
“你却自信。”知县哈哈大笑:“领考号找位置坐吧。”
心道:这个吴节虽然有些狂生气,可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出身的不都如此,但这份自信却颇让人喜欢。
隆庆嘉靖年间,社会安定,是有明一朝的文化繁荣时期,四大名著、昆曲、江南四大才子、杨慎乃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符号。其中,江南四大才子的狂放恣肆且不去说,小杨学士也是一个旷达、刚烈之人。反映到士大夫阶层,多有风流狂士,否则当年也不会发生杨慎带着一众官员,大闹左顺门,伏击张璁这桩震惊天下之事。吴节这一副好整以暇的自满,却正合了知县的胃口,不觉对他又高看了一眼。
第014章 开考
领了卷子,找位置坐好,吴节知县开始训话,无非是阐明考场纪律之类。
最后又说,本科县试因为考生不多,只考三场。
原来,一般来说,碰到竞争激烈,人口众多的上县,县试要考足五场,如此才能遴选出合格的人才。新津县虽然是上县,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可比起江南那种人文会萃之地,文教上还是显得有些弱。别的不比,同为大都市旁边的卫星城,苏州府的吴江县试,哪一次没有几百个考生?
碰到读书人不多的县,知县可以酌情减少考试科目。
领了卷子,吴节并没有急着去作,将卷子扣在桌上,就从考篮里掏出一个白瓷茶碗,从旁边的炉子上提起热水壶,慢悠悠地泡起茶来。
原来,二月间的黎明天气尚冷,加上很多考生都要在考场里呆上一天。怕把那些垂髫孩童给冻坏了,知县大人一般都会在大堂里生两个炉子为他们取暖,也方便他们以热水就食。
其实,如果考题同真实历史上一样,一篇一两千字的八股文照葫芦画瓢抄一遍,以吴节的速度,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事情。可就算提前交卷也没办法回家去睡回笼觉。
科举考场的规矩,一旦考生入场就要封门,考试期间,可以开两次门放牌让交卷的考生离开,第一次放牌的时间是午时。
提前交卷,又没到放牌时间的童生可到衙门旁边的耳房等着。
刚才吴节看过了,耳房那边又破又旧,冷得厉害。还不如在这考场里呆上一天,火炉子烤着,暖洋洋舒服得很。
再说,到现在他还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