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知又开始皱眉头了,喝道:“吴节,你真以为你能一场过关?”
林知府越发觉得吴节有意思了,哈哈一笑:“士贞果然是锐气十足啊,其他考生要看你的试卷也没什么大不了。科举之事虽然是顶天大事,但比起考生个人的功名和为国家取才而言,教化地方,昌明礼教才是我等地方官应该做的。既然你有信心一场过关,本官就让你只考一场。至于能不能过,就看你的文章写得如何。本官也不会因为你的才气和名声就放松。这样,为了公开公正,你不进考舍。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写稿,本官和文同知、府学教授共同阅卷。并贴在府学大门口,公失于众。你看这样可好?”
的确,童子试的前两场都不严格,考官可以随意更改规则,考生也不觉得又什么不对,就当是后面几场关系到功名的正规考试的热身。
童子试的第一场写八股文才是正考,文章若写得好,后面几场的成绩却不要紧。至于后面的策论、试贴诗什么的,则有些像后世考试的附加题,只当个参考,不计入总成绩。
吴节一听,正中下怀,就道:“学生同意。”
“好!”众生也同时叫好。
很快就检查和核对完身份,考生们也都陆续进场,找到自己的考舍。
吴节的考场设置却有些奇怪,没有单独的考舍,而是露天摆了一张桌,位于主考官办公的大厅堂前面的小广场上。周围都是考舍,可谓众目睽睽。
吴节这样的考生,有明一百多年还是头一遭,非同一般。
很快,卷子就发下来了。
题目不出吴节所料,这次考试基本没有任何悬念。
只不过……
第063章 炫技
一众考官员坐在大堂之中,都是笑眯眯地看着坐在小广场正中的吴节。
吴节面前是一张不大的小方桌,上面摆着文房四宝,旁边是一个灯架,上挑一盏灯笼,光线显得有些幽暗。
现在不过是卯时,也就是后世北京时间四点整,天黑得厉害。有冷风一阵阵吹来,让他衣袖飘飘,看起来倍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