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不得吃饭,众考官开始最后的环节。
将所有中举的卷子按顺序,流水一样传给各房考官审核,确定名次。
考官们提起朱笔在卷子上画上圆圈、三角、红叉等标志做记号。其中,得圈最多的卷子就是头名解元。
不出意外,先前管考官所朗诵的卷子中留下的那一份得圆圈最多,拿了第一名。
第二名来得很是神奇,竟然是天字号房搜遗的那张。
实话说,这张卷子实在太普通了,能够中举也是祖上烧高香,这次居然拿了第二,让许多人跌破眼镜。
这其中,陆主考可是花了些心思的。
转桌会审的秩序是由主考先审,然后转副主考,接着是各房考官。
到这张四个“一”打头的卷子时,包应霞画了两个叉转到陆大人手里。
陆凤仪也不客气,直接上了四个红圈,转给下一个考官,又狠狠地盯了人家一眼。
那考官见副主考竟然画了这么多圈,虽然这文章再不成,可陆大人的面子还是不能不给,也提笔化了个圈,下面的人也画了个圈意思一下。轮到后面几人时,卷子上已经有不少红圈。
顿时留了神,将文章翻来覆去看了两遍,死活也看不出好处来。不觉有些迷糊,心道:别人都觉得这卷子好,我若反驳,岂不显得学养低微,算了,从众吧。
于是,这份卷子像一匹黑马,一路杀到第二。
审核实在花时间,吃过午饭,又忙碌了一个时辰,这次乡试才算是圆满结束了。
接着是值堂的书办把墨卷的弥封当堂拆开来和卷校对一下,如果没什么错误时,另一书记用一纸条把姓名、年龄、籍贯填写好,给官长复阅后,传给填榜人将纸条比附在榜纸上用正楷端端正正地誊上,填写好后,这纸条拿开,便有人把它从门缝中传出,录报的就通知报子,报子就去寻着考生住处报喜去了。
录报的报子从最后一名开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