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页

最才子[校对版] 华西里 1202 字 2023-03-15

不过,想来内阁的几个大老是知道自己的,既然如此,何不径直找上门去以文会友?

这个主意真的不错啊!

吴节突然有些欣赏起自己这个主意了。

据他所知,内阁的高拱、徐阶、张居正可都是文章大家,是这个时代中的文学成就最高的几人,想必知道自己文章的分量。

至于严嵩父子……同这两个家伙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好。

于是,吴节就让茶馆的老板拿来纸笔,在茶楼里坐了一整天,细微地作了三个册页。每个册页都抄了一篇散文、一篇八股文、一首七言、一首五言古和一首词。

散文选的是欧阳修的《秋声赋》,八股文则直接用的四川院试时的考试题目,七言是杜甫的《登高》,五言古王维《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五百里。”

至于那首词,自然是“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了。

五种题材,五种风格,还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之作。只要这三个阁老不是瞎子,肯定能看出其中的价值。

吴节对此充满了信心,不觉得得意起来,一手宋徽宗瘦金体写得越发清俊秀美。

“这算是行卷吧?”吴节放下笔,微笑着想起了唐朝白居易的故事。

唐人进京考试时,为了获取好的名次。大多会提前将自己得意之作做成一个卷子,然后投递到公卿大夫手上,借以扬名。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行卷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行卷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

也因为有顾况的推荐,白居易高中进士。

论及自己行卷中抄袭的诗词,其中王维那首并不弱于白居易,杜甫那首甚至好上许多,打动三个阁老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吴节并不打算借此让他们做自己的证人,也不许这么做。实际上,只要能够同三人坐二论道,就足以为自己获取极大名声。到时候,想进考场还不简单?

出于对明朝第一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的好奇,吴节的第一份行卷就投递到了张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