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页

所谓咨文,就是准考证。

参加会试的举人自己先要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分别由顺天府和各省布政司将名单送达礼部,礼部发给报考举人咨文,限期报到。参试举人可向本省布政司领取路费,视路程远近而定,最少白银一两,最多者白银三十两。应试举人可以从布政司领取牌证,凭牌证乘坐驿站车马船只赴程,以书写着“礼部会试”字样的黄旗为标志,可以一路畅通无阻。

这咨文上写着考生的籍贯,相貌,并盖有礼部和地方布政司的大印,根本没办法作伪。

高拱本打算随意捏造了一个假名,可一想,却瞒哄不过去。就道:“写什么借据,那么麻烦,来来去去的徒增风险,我全额现付吧。”

又扔过去一张十两的钱票,问相士已经卖出去几份了,又有多少提成好拿。

相士得了钱票,心中欢喜,也不再隐瞒,回答说他已经买出去三十来份。自己就是个跑腿的,也没多少好处。每卖出去一份,只拿一成,其余都要交给王府。

“一成也不错了,好几千两。”高拱吃了一惊,如果真如这个相士这么说,景王已经有十多万两入帐。

这家伙,还真是胆大啊!

堂堂王爷,不顾体面,都钻钱眼里去了。

不过,微一沉吟,高拱就想通了这其中的缘故。

明朝的亲王俸禄虽然丰厚,可要养活一大票王府的随从,开销却是不小。往日间,景王开销也大,还有土地出产可以贴补。但上次侵吞百姓田产之后,赔出去不少,手头就拮据起来。

景王这次进京所图颇大,不管是买通关节,贿赂官员,还是培植势力,都需要用钱。估计他也是急眼了,不得以冒此大险。

相士笑道:“株连九族的买卖,才有如此大利。老爷你这是现在付钱吗?”

高拱还没有说话,旁边的幕僚就冷冷道:“谁家会带这么多银子在身上,约个时间吧。”

相士笑道:“今天晚上就要点名入场,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再说,老爷买了题目,还得找范文,还得背诵,时间紧迫啊!”

高拱点头:“那我立即派人回去取钱票,侯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