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页

老实说,最后一场的考试题目,吴节道是希望出的题目自己都没有范文可抄袭。

对付策论,他一点也不害怕,这玩意儿不就是后世网络和报纸上的时政文章吗?

他早就将其套路给摸熟了,提笔就有,怎么写都成。

这样的文章写起来有趣,且又能彻底发挥出自己超越古人的见识。

再说了,五道题目,加一起也就一万字不到,抄起来也快。整整三天时间,可不好混啊!

吴节不禁有些期待,摩拳擦掌地想大干一场。

可等拿到题目纸,吴节却有些丧气:太郁闷了,题目都会,都背过相关的范文。

到这个时候,他才有些后悔当初提前做了太多的考前准备,弄得完全没有挑战性。

吴节感觉有些懒洋洋地不得劲,坐在考场里,生起炉子烧水泡茶。看头顶那一方窄小的蓝天,听清风吹过考场带来春天的气息,听考场里士子们磨墨和幽幽的叹气声。等到百无聊赖了,这才提起笔随意地抄了一篇文章上去,心中静得如同止水。

这最后一场的五道题其实都出得不错,很有趣味性。

第一题是:《易》有先天后天,如何分判?

这涉及到易经中的周天易数,若真铺开了写,有很多值得一说的东西。

第二题,修史之难莫如表、志、书。这一题是让考生详细解说史书中表、志、书这三种题材该怎么写。史书中一般都有表、志、书、记、传等几种形制,记、传都是描写某一个特点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直记就是了。可表、志这种东西是综合类记录,比如志中的《食货志》,就是要用高度概括的文字描述当时历史背景中的经济生活,如何取舍,如何分析,都大有文章可作。

第三题,教化之兴,由于学校。这是让你写本朝的教育制度。

第四题,《周礼》大司马之军,有军、帅、旅、卒、两、伍之名,这设计到军事编制。

第五题,货布刀泉,起于上古,权衡百物。这是让你论述货币的性质,和作用。

这样的题目作起来,比八股文什么的,可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