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冷笑:“还能再闹什么,不就是关了海瑞,大家不服气。这群腐儒酸丁,还真当自己是棵菜,想着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了。天下者,万岁爷一人的天下,什么时候轮得到他们胡说八道。”
“吴大人若还不明白,不妨出门看看。”
说完,他朝手下大喝一声:“把门打开,咱家倒要看看外面是什么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门缓缓打开,迎面就传来一阵喧哗。
吴节放眼望去,却看到外面的雪地上跪着黑压压一百多个官员,都是四五品高官,手中皆捧着一本奏疏。
吴节抽了一口冷气,一百多人闹事的场景他以前也见过,可这一百多人全是六部各大衙门的主事以上官员还是第一次。
这些人都是明朝政府的中坚,无论是能力还是气场都无比强大,顿时形成一股无形的威力,压得人几乎要窒息了。
守在大门口的几个禁军和太监也都是面容苍白,一个个高声喊:“干什么干什么,还不快回去!”
往日间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官员集体上疏的事件,可规模都小,最多也就是二三十个人。
像眼前这般一百多人同时跪在西苑外的情形,上一次还是在二十多年前的“大礼仪”事件中。
当时嘉靖皇帝大怒,直接杖死二十多个官员,打伤好几十人,并将其他人统统抓捕进狱,一时间,天牢人满为患。
作为皇帝的近臣,吴节既然看到这一幕,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忙走上前去,要扶跪在最前面的那个督察院的御使:“总宪大人,陛下昨天熬了一整夜,正在休息,大人们跪在这里成什么话。上疏有上疏的路子,折子得先交给通政司,然后由通政司转内阁,内阁拟票之后送去司礼监。总宪大人乃是风纪官,对朝廷的礼制看得极重,怎能坏了规矩?不如将奏疏先交给下官,由下官带进去,等陛下醒了,再转呈御览。总宪大人看如此可好?”
吴节这话说得和气,加上他如今在朝野中声望正盛,换其他人多少也会给他一点面子。
却不想,那老头本是部堂级高官,什么时候将吴节这个后生晚辈放在眼里。又做了监察院御使,一辈子都只知道挑别人的错,顿时就发作了。
“呸!”一声将一口唾沫吐在雪地上,指着吴节大骂:“吴士贞,你这个奸佞小人。为了一己的功名利禄,只知道讨好昏君,置公理与正义于不顾。枉你也是个状元出身,枉你也饱读圣贤书,又是怎么为天下读书人做表率的?今日连你一道弹劾了!”
“这个奸佞小人!”其他官员也跟着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