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难怪这些伤兵会哭出声,那些因为互相踩踏受伤的士兵还好,无非是正骨头,裹伤药,得到处理后伤势马上就开始减轻,麻烦的正是那一百多名被火器打伤的士兵,子弹被嵌进肉中,若是浅处还好办,直接用刀子割开取出来,若是深处,以现在的医疗条件,很难将子弹取出来,他们只能无时无刻忍受着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白天还能通过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到了晚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伤处上,除非是铁人,否则很难让人不呻吟出声。
听到是伤兵营,洪承畴心中微微后悔,这种哀号对士气损伤极为严重,许多人听到哀号都会觉得毛骨悚然,担心这种命运也会降到自己头上,早知道就应该将伤兵营放在最偏避的地方,这样受到影响的士兵会少一些。
“洪安,明天提醒本官一下,将这些伤兵送往后方休养。”洪承畴犹豫了一下才道,这些伤兵大部分人恐怕都会活活疼死,只是若任由他们死在军营代价太大,不如分出一部分兵力送到后方,是死是活只能靠他们的运气。
“是,老爷。”
洪承畴说完,并没有往伤兵营方向过去,而是直接掀开营帐返回,尽管白天他在伤兵营呆了将近一个时辰,只是对于伤兵营浓浓的血腥味,洪承畴还是极其讨厌,他没有勇气晚上再到伤兵营去探望一次。
一夜无话,义军并没有对在夜里再对清军偷袭,白天清军在营中的动作,义军已经看在眼中,既然清军如此乖巧,主动让出寨墙边的大块空地,挤在一起,黄鸣峰、刘国轩他们也没有必要白费精力,而是养精蓄锐,准备下一次机会。
第二天,刚刚用完早饭,大队大队的清军离开营寨,开始在营寨旁边重新立营,城楼上一名负责观察的义军突然看到一队千余人的清军从修建营寨的部伍中分离出来,中间护着数十辆马拉着的板车,向后方官道离开,他口里咦了一声,连忙从城楼跑下,向后面报告。
不一会儿,谢迁等人也赶到城楼,观察了数下,与黄鸣峰等人嘀咕了数声,转身下城,半柱香后,莱州城南门大开,一队数百人的骑兵从城门冲了出来,数百米远后,拐了一个弯,向清军所在的西门方向奔去。
莱州北面靠着大海,清军控制的只是西门,东南两门义军都可以轻易进出,只是出于谨慎义军才时常将东南两门关闭。
从南门出来的这队人马正是莱州城中义军的精锐骑兵,山东本来是朝廷执行马政之地,若是在以前,几乎大部分人家都养有马匹,可惜随着后来旱灾频频,许多老百姓都在饿浮边沿挣扎,山东的马政再也无法实行下去,除了一些大户人家,养马的人少之又少,义军攻下一座府城,七八座县城,手中牲口差不多有七八千匹左右,马匹刚刚二千出头,真正能供骑乘的也就只有四百多匹,如今这四百多匹马正组成义军中最精锐的骑兵。
从营寨中分出来的这队清军正是护送伤兵前往后方的人马,他们带着伤员,走路的速度自然不快,义军虽然从南门出来,绕了一个大圈子,花了一个多时辰,前面的斥候已经将清军的尾巴吊上。
虽然前头晚上清军吃了一个大亏,可是因为是在夜晚,情况不明才会如此,大多数清军还是认为义军并不敢在白天活动,将伤员护送到后方,无疑是一件没有风险的活,只是辛苦免不了,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功劳。
负责这次护送的清军主将是保定总兵鲁国男,此人出身将门世家,在京城附近有很大的影响力,只不过没有赶上清军入关前投降,在满清朝中没有什么根基,洪承畴让他做事,也隐隐有把他当成心腹培养之意。
鲁国男接过任务,并没有叫苦,说实话,此去后方县城,往返也就是不到十天的时间,他们虽然要在路上奔波,可是也免去了修建营寨,先期攻城的苦,鲁国男自然领情。
寒风凛冽,鲁国男尽管穿着厚厚的衣服,依然感觉双手,双脚冷得厉害,风刮在脸上象是刀子割肉一样疼痛难忍,大军行进到一个山凹避风处,鲁国男忍不住扬起手臂:“停,传本将命令,所有人打尖休息,烤火之后再前进。”
“遵令。”传令兵喜滋滋的将鲁国男的命令传了下去,正感到冷的受不了的清军一阵欢呼,阵式马上散开,向官道两旁的丘陵荒地里拾起柴禾来,准备烧火烤个痛快,顺便填饱一下肚子,他们完全没有看到远处的一座丘陵上,两名骑军突然出现,徐徐打量一刻后从丘陵岭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