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页

明血[校对版] 老茅 2597 字 2023-03-15

历史上顺治八年人口统计只有区区一千零六十二万三千三百二十六丁,按人均一丁五口计算,人口不过五千余万,五千余万的人口,加上北方干旱结束,只要统治者稍有头脑,足可以让所有的民众活下去,天下自然可以轻易平定。

大明现在有一亿二千万人口,这即是强大的国力,也是一种压力,比起天启年间一亿五千万人口,这二十余年的动乱人口损失三千万左右,若是什么也不做,或许可以很容易保持数十年的繁荣,成就所谓的盛世。

可是一旦人口重新达到临界点,人多地少的矛盾就会突显出来,王福自然不希望留下如此巨大的隐患,满清末年人口能达到四万万,靠的是玉米和番薯大面积推广,大量原先不能种植的山林,草皮被开垦了出来,这其实是对地力的过度使用。山林,草皮被破坏,极易造成荒漠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产生。

这种靠玉米和番薯堆砌的盛世,不要也罢,在王福心中,若是整个中原地区只保留一亿左右的人口,根本不需要用玉米、番薯来作为主粮,自然也不用去破坏山林,造成各种灾害频发。

要想解决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控制人口增长,要么扩大土地面积,控制人口增长即不现实也没有必要,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土地面积。

也就在这年五月,大明军队攻破成都,张献忠在绝望中自焚而死,大西国安西王李定国、定北王艾能奇战死、抚南王刘文秀失踪,平东王孙可望连同左右丞相汪兆麟、严锡命、尚书王国麟、江鼎镇等数百官员向大明投降。

大西国的灭亡,意味着大明内部持续二十余年的农民起义完全平息,大明已经完全恢复了以前的疆域,对于张献忠的覆灭,弘光朝君臣上都显得很平静,事实上自从皇帝亲征击败南下清军之后,大明内部对于躲到四川的张献忠已经不放在心上了,四川虽然是天府之国,可是历史上还没有一个政权能以四川为基夺取天下,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小的割据政权,只要中原统一,四川最终免不了重新平定的命运。

事实上也是如此,若不是大明主要精力都放在消失满清政权上面,四川早就平定了,即使如此,张献忠也没有能够在大明将主要精力放在满清的这段时间里统一全川,依靠着原川陕总督樊一蘅、大学士王梦熊两人所领的数万旧时军队,大西国尚且抵挡得苦不堪言,去年朝廷腾出手,派遣一万五千羽林卫入川,不到一年时间,大西国就此成为过去。

从张献忠入川到平定,前后经历了七年的时间,四川付出了人口减半的代价,尽管如此,四川人口依然高达六百余万人,比起历史上清军与大西国之间连绵十多年的战争导致四川人口十不存一,猛兽在大城横行要好的多,这也解决了王福的一个困惑,到底谁才是屠杀四川人的罪魁祸首,现在看来,毫无疑问,满清自己才是屠杀的主要执行人,结果却把过错全部推到张献忠的大西国身上。

四川虽然人口减半,但依然达六百余万人,只要战事结束,恢复生产,不用多长时间就会重新繁荣,并不需要迁人口入川,四川的收复只是让朝廷重新获得统一,解决不了南方人口过密的问题,大明需要更多的土地来转移多余的人口。

北方土地广阔,长城之外足还有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取之,只是这些地方太过寒冷,即使是数百年之后人口也不过千万之数,并不适合大规模移民,大明唯一的出路只有在海上。

弘光七年八月,一只庞大的舰队驶进了上海港,这只舰队由数十艘战舰组成,足足装载有上千门火炮,船上的旗帜有些破旧,不少船只上面还带有硝烟的痕迹。

这只舰队的到来将上海海关官员吓了一跳,自从弘光元年,朝廷设置海关以来,已经完全废除了以往的禁海措施,沿海各地出海之人由暗转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海贸当中,上海港口也迅速崛起,昔日的小渔村仿佛一夜之间就变成繁华的大埠,大明每年三分之一的海贸由这里出港,去年仅上海海关的关税收入就超过了一千万银元。

上海的繁华引来了不少窥探的目光,夷人纷至沓来,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纷纷在上海购房买地,设立货栈,购买货品,并向大明提出请求,希望朝廷能够效仿葡萄牙例,租借一块土地供其晾晒货物所用,连荷兰人也顾不得因台湾和大明交恶,提出同样的请求。

这种请求理所当然的被王福拒绝,开什么玩笑,现在就想在中国设立租界,朕在欧洲设立租界还差不多,此时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已经覆灭了六十余年,眼下海上的霸主却还不是英国,而是只有区区一百五十余万人口的荷兰,小小的荷兰有着六千余艘航行于世界各地的商船,势力可谓无所不在。而未来的霸主英国人口也只有区区四百万,苏格兰与英格兰还是互相独立,只要大明目光转向海洋,大明就是海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国,王福自然有这个自信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