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古尔泰留恋地看了一会儿地图,发出了一声深深的感慨声:“还是八弟你有办法,从今年正月到现在才几个月啊,我们大金的领土扩大了三倍,披甲兵也增加一倍还多。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竟然靠议和得到了!”
“东征朝鲜,西控蒙古,饮水不忘挖井人,大金之友袁崇焕。”在袁崇焕出任辽东巡抚前,后金被东江镇和蒙古各部压缩在辽中平原,而在袁崇焕当上蓟辽督师几个月后,后金军已经挫败朝鲜,和漠南蒙古会盟,把势力扩展到明朝的暨镇咽喉。阿敏阴阳怪气地说道:“三贝勒以后不要乱给袁崇焕起外号,唉,世上竟有这样的英雄豪杰,真让人愁然神往,恨不能与其把酒言欢。”
“你们确定要打蓟镇?”莽古尔泰仔细看了看地图,皇太极和阿敏在上面画了好几个圈圈点点,还重点标出了几条道路:“可是毛文龙虽然滚蛋了,但我们一走他说不定又会回来。”
“当然了,文龙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那点小爱好我们谁还不知道啊?”阿敏悲哀地摇了摇头,拍了拍身边皇太极的肩膀:“可惜四贝勒有一个叫袁崇焕的好朋友,文龙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皇太极轻笑了一声:“出兵蓟镇,本来有四个难处:第一,漠南蒙古与我是敌非友,这个袁崇焕帮我们解决了,我们面前的路打开了;第二,蓟镇总兵赵率教是个硬汉,绝不会投降更不会逃跑,袁崇焕已经把他和他的四千家丁都调去山海关了,还把蓟镇剩下的兵力裁撤了三成,喜峰口一带已经形同虚设;第三,宁远总兵满桂颇有胆色,如果我们深入蓟镇,他可能从旁杀出切断我们的粮道和归路,现在袁崇焕已经把他踢去大同了,我们的侧翼安全了。”
皇太极伸手向着东江岛一指:“毛文龙在辽东历时三十年,其中有十一年都在和我们大金为难,他有三百族人死难,收聚了逃民数十万,战功最大、苦劳最重……这样的人如果不得善终,那么全明的将领,包括那个黄石在内,难道还会有人自信能得善终吗?”
第五十八节 勾结
崇祯二年五月,毛文龙做出了他在历史上最后一次警报,他直接向崇祯天子报告,说他已经探听到后金的行动计划,皇太极有意要从蓟门破口入关。毛文龙在奏章中还给出了具体的时间,他认为这次空前的入侵计划大概是在十月中旬左右。
毛文龙在奏章中把后金匪夷所思的计划再次归咎于袁崇焕对他的经济封锁、以及随之而来的东江镇瓦解。
无论是这个历史还是黄石原本的世界,在崇祯元年下半年,明廷都在议论是不是该把东江镇移镇盖州,是不是应该支援东江军直攻辽阳,这个时候后金正龟缩在辽中平原,大概绝对不会有人想到他们竟有一天能突袭关内。
可是袁崇焕开始议和仅仅数月后,东江镇就放弃了百分之九十九的陆地领土,几乎彻底丧失了牵制能力。而后金不出一兵、不发一矢,就夺回了东江镇无数烈士用鲜血换回来的土地,从东到西领土扩大了近三倍,披甲兵也翻了一番。
在历次给辽西的预警中,毛文龙对宁远之战的预测和后金实际出兵时间仅差了一天,宁锦之战则仅差了两天,这次毛文龙对蓟门有险的警报比真正遇险提早了五个月,是算命先生毛文龙一生中最超前的一次预言,不过也是他误差最大的一次。毛文龙预测的时间是十月中旬,而皇太极出兵破口的时间是十一月初二,前后差了有十几天之久。
毛文龙在他发出的最后一次警告中,竭尽全力地向崇祯天子呼吁,请求明廷停止对东江镇的经济封锁,让辽东子弟能够免于饥寒。毛文龙情辞恳切地向皇帝保证说,只要东江军能吃上饭,他们一定会为保卫国家出力的。和黄石原本的历史一样,文臣对毛文龙的这次警报嗤之以鼻,声称这不过是毛文龙讨饷的“故伎”罢了。
幸运、抑或者是大不幸?后金的战车正沿着毛文龙预言的轨道疾驰,五个月后皇太极在毛文龙预言的时间段里、在毛文龙预言的地点进行了第一次对大明腹地的入侵,毛帅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明廷原本还是有机会作出针对性安排的。
幸运、抑或者是大不幸?正是毛文龙用毕生精力与之斗争的敌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毛文龙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想着要警告他的祖国,还在想着要为国出力。当毛帅最痛恨的敌寇用蹂躏他祖国腹地的行为来证明他的忠诚时,一直被诬蔑、践踏、讽刺、侮辱的毛帅若是九泉之下有知,他是会痛哭还是会愤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