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对面的马队温顺地停了下来,很快人群分开,一个将领在亲兵的簇拥中从分开的叛军中骑了出来。他看了看前面一脸傲慢的骑兵,目光跟着移到那个士兵背后的旗帜上,凶猛的毒蛇正吞吐着长信,似乎要择人而噬。

那个将领叹了口气,跳下马徒步向着福宁军的内卫走去,一边走一边把头盔摘下来,把它双手捧在手里。福宁军的内卫也收回了左臂,一手叉在腰上,纹丝不动地坐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走到马前的谦卑武将。

“罪人祖大寿,求见黄帅。”

……

祖大寿把双手自缚在身后来见,头盔冠冕也都被他自己取下,见到黄石后祖大寿扑通一下就跪倒在地:“罪人求黄帅慈悲,放某手下九千儿郎一条生路。”

黄石翻身下马慢慢地走到祖大寿身前,祖大寿还低着头看地面,一动不动地跪得笔直。黄石知道祖大寿在历史上很快就会成为一个食人魔,等吃光大凌河、锦州两城的老百姓后,这位食人魔就会哭喊着要求加入后金正黄旗,然后凭借着夜以继日地给关宁军将领写劝降信这份功劳,祖大寿食人魔终于把自己和祖家几百口人都变成了满族同胞。

不过黄石觉得自己既然都能和孔有德拜把子,那他也就不该歧视祖大寿,所以他双手把食人魔从地上扶起来,第一次近距离地端详了一下这位能在关宁军中排名第一的长跑健将。嗯,上次黄石见到祖大寿还是在广宁之战呢,当时这位食人魔绝尘而去,把通敌的孙得功和知情者黄石都远远抛在身后。

“祖将军,你已经用行动救了你手下儿郎的性命了。”黄石说着就亲手为祖大寿松开了绳索。祖大寿一个人在宁远、锦州等地就有上万家奴,朝廷是一定会赦免这种大军头的,所以黄石也就不妨做个顺水人情:“回头是岸,祖将军既然有悔改之心,那黄某自然会力保祖将军无事。”

“多谢黄帅,此恩此德,祖某没齿不忘。”食人魔死里逃生,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语气也显得格外诚恳。

“眼下黄某要去拿一份大功劳,不知道祖将军愿不愿意分一杯羹?”

……

孙承宗知晓崇祯的决定后,不禁向内阁急得大叫起来:“圣上下这种旨意,你们怎么不拼死拦阻呢?”

温体仁一脸丧气的说道:“几十年来从来没有人攻入京畿,圣上震怒不已。内阁一直束手无策,圣上自然不信任我们。”

内阁都知道崇祯现在已经进入准狂暴状态,所以没有人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去送死,因此内阁已经打算在崇祯重开大都督府的圣旨上附署。温体仁对孙承宗解释道:“阁臣们都讨论过了,圣上现在正在火头上,来日方长,我们也可以从长计议。”

“什么从长计议,你们要害死黄帅么?”孙承宗急得都出汗了。大都督府的权利太大,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感觉难以驾驭,现在一旦重开大都督府,那以后还怎么控制黄石,迟早会出现君臣相忌的问题。

而且重开大都督府会彻底破坏以文御武的固有模式,现在兵部对武将的大部分权利本来是大都督府的权利,此外大都督府在出征时还可以自掌后勤,兵部对军队的控制也就仅仅剩下了装备和兵员核查,其他的权利一旦交还回去,武将就不太怕兵部刁难。

最重要的是,这样不但没有文官能从黄石身上分到功劳,以后就是从其他武将身上分到功劳的机会也会大大减少,因此黄石和大都督府势必成为文官心目中的公敌。刚才温体仁说到来日方长,意思就是迟早可以再把大都督府关闭。但孙承宗明白,捧得高、摔得重,到时候关闭大都督府肯定又是一场大狱,黄石十有八、九要倒大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