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赵瑜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命令的正确性,官军的攻击如此猛烈,以至于他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撑到陈五、赵文他们赶来支援的时候了。
帮着把几个重伤的喽罗包扎了一下,略尽人事,赵瑜直起腰,喘了口气。城下吊着的倒霉鬼还在惨叫着,多许时间,音量也不见降低。海盗们只顾着把仍留在城上的官军伤兵逐个送走,却还没轮到照顾他。
‘属蟑螂的吧,命还真长。’赵瑜想着。他被聒噪的不行,弯腰拾起一杆落在地上的长枪,走到城墙边,用力向下搠了过去,结束了那个土兵的痛苦。
“终于清静了。”
赵瑜这样说着,也是这么想的,但壕河对面的官军却不打算配合他的希望。
号角声响起,又是一队官军扛着云梯冲了过来。
赵瑜苦笑,这种没有鼓、没有钲(注1),只能撵在蟊贼身后跑的地方杂牌,竟然把他逼入如此绝境,不知道是对方实力太强,还是自己太无能。
‘应该是后者吧!’赵瑜自虐地想着。
肖白朗走在队列前,身后跟着七十名巡检司土兵。他身上的鱼鳞甲光亮如新,身后的披风整洁舒展,腰背如手中的长枪般挺直,一步一步走得也极是沉稳,但他的脸上却不见早前的锐气。
前次攻城,投入进攻的官军人数是城上的两倍还多,但在城头上三上三下之后,贼寇仅仅少了三分之一,而官军这边却有了近六十人的伤亡,最后还不得不狼狈不堪的退回来。
败得如此之惨,指挥进攻的都头若不是已经战死在城上,肖白朗肯定会亲手把他搠死,用他的脑袋把王启年的嘴堵住。
肖白朗现在对那个什么都不懂、只知指手画脚的痨病鬼烦透了,仅有的一点敬意早抛到不知何处去。可他还必须忍着,忍着王启年指着他鼻子,忍着王启年对他乱喷口水,谁叫人家是文官,是新科进士,是忠献相公话里的好男儿(注2)。狄武襄当世武圣,照样被文官弄死(注3),他肖白朗区区一个三班奉职(注4),脸上刺字的赤老,哪里敢跟琼林宴中人放对。
“狗日的文官。”他咕哝着,第一个踏上竹排浮桥。
几个海盗趴在城头上张望着,其中一个向下吐着口水,其他几个则把长矛用力掷下,试图给正在过河的官军造成一点麻烦。肖白朗长枪一荡,奔着他而来的长矛就滴溜溜的落进河里。身后的土兵看得齐叫了声好,肖巡检却连眼皮也没抬。长矛重心太过靠后,若是当标枪使,半点威力也无。
薄底快靴踩在河对岸的泥土上,两丈高的城墙遮住了肖白朗全部的视野。停住脚,右手微一用力,长枪枪尾就牢牢地夯进土中。他抬起头,看着城上。
城头上冒出了一溜脑袋,所有人的视线都聚在肖白朗的身上。他的鱼鳞甲太过扎眼,以至于被人一看,便能知道他的身份。城上几只手对着他指指点点,肖白朗甚至听到有人提到他的名字。在昌国巡检司干了七八年,肖巡检的一杆大枪在两浙外海还是有些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