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煦的阳光透过敞开的窗户洒进屋内,正正照在书桌上。一阵阵呐喊被风吹着,也飘进了房中。由于隔得远了,他们喊得什么却听不分明,不知到底为了何事。
卢明德端坐桌前,破旧的衣裳掩不住一身的儒雅之气,他静静地翻看着面前的书册,口中念念有词,对窗外的噪音充耳不闻。对比起琼崖的乱局,这点噪音实在微不足道。
“子明!”一人在屋外唤了一声卢明德的字。不等回应就径自推门而入,没在外间停留,直接闯了进来。
卢明德抬头,一见来人,便微不可察的皱了一下眉,起身行礼道:“原来是郭管帅!”他语气疏远,显是不愿与来人多言。
来人对卢明德的冷淡视而不见,笑道:“早与子明说了多遍,琼州都丢了,手下的兵也没了,郭晔哪还当得起管帅之称?子明还是唤我本名便是!”此人姓郭名晔,之所以被称作管帅,只因他正是前琼州知州兼广西路安抚都监。
就在去年,琼崖黎人王居想起兵作乱(注1)。这郭管帅身为琼崖岛上。上马管军、下马理民的头号大员,面对乱局,举止失措,是剿是抚,始终没拿定主意。军令一日三变,最后在澄迈西峰寨葬送了琼州仅有地两千清化军。等到黎人叛军杀到琼州城下,虽然城中还有几千刚征募新兵守卫。但这位立誓要与州城共存亡的琼州知州,却第一个乘船而逃。把正在城中主理粮草兵械的卢明德气得吐血。
主帅不战而逃,守城战事也就没了悬念。城破后,卢明德费尽心力,终于逃回朱崖水南老家。只是,还没歇上数日,战火就已蔓延到他位于琼崖最南端的家乡。前些日子,卢明德跟随新一批琼崖移民迁到台湾。却没想到在这个海外小岛上,又碰见了本以为早已逃回本土的郭管帅。
此人用兵无能,以致叛匪坐大。又不思报国,反而弃职而逃,致使琼崖尽数沦陷贼手。人品之不堪,让卢明德不屑理会。只是这郭晔却是自来熟,当两人再次碰面之后,就常常过来串门。卢明德虽然冷眼以对。但他却毫不在意,反而来得更勤。
卢明德对这个脸皮厚到一定程度的家伙也是无计可施,冷脸问道:“不知管帅今日所来为得何事?”
郭晔笑道:“无他,说些闲话罢了。”他指指窗外,“子明可知外面为何吵闹?”
“为何?”卢明德随口问道。
“说是交趾国无故屠了东海的一支商队,近两百人。就三人逃了回来。正闹着要出兵报复。想着要打下升龙府,活捉李乾德。”
“交趾?!”
郭晔点头:“正是交趾。”
卢明德一锤桌案,怒道:“交趾嘬尔小国,竟敢屠戮大宋子民。这事应上奏朝中,请天子速速发兵……”
“请天子发兵?”郭晔摇头,“交趾国力强盛,四十年前,郭逵将二十余万兵马,最后损伤过半,也仅能逼得李乾德求和了事。如今又怎会为区区两百人妄起刀兵。交趾每年从广西掳走地百姓就远不止这个数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