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完颜活女在马鞍上坐得笔直,完全不见昨日所受军法的影响,身形随着坐骑的前进,如波浪般的上下起伏。长刀还收于刀鞘,马弓已持在手中。他的双眼如鹰隼般扫视着在城下布阵的敌军。对于他们的胆气,完颜活女深感讶异,他已经很久没有碰到这么鲁莽或者说愚蠢的敌人了。

这两年,面对百战百胜、席卷辽东的女真铁骑,不论是契丹、奚人,还是渤海、汉人,无不望风而逃,鲜有人敢回身一战。而当女真人攻到城下时,城中的军队若非献城投降,便是紧闭城门,在城中死守。敢于出城接战的,完颜活女两年来还是头一次见。

城池渐近,城下的敌军也看得越来越清。城门前的军阵,只有五六百人。两侧的马队加起来约有两百人,而隔着几十辆马车,位于阵列中央、令完颜活女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眼睛的,竟然是一群大约三百人地步兵!虽然他们都穿着甲胄。排列亦是整齐,但步兵就是步兵。

不论是契丹、还是女真,所有被征召起来的战士都是自备军械,刀枪、弓箭、甲胄、袍服全要自己出钱准备,连粮草,许多时候也是靠抄掠地方,也就是‘打草谷’来补给——此种做法。辽人现在已经少见,但女真的后勤来源却一直是依靠劫掠——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有马匹提供。

如果被征入军中的士兵自携战马,那他们就会编入骑兵——按辽人兵制,能被纳入正军的,必须自备三匹战马——而所谓的步兵,便是出不起战马的士兵。行军时从事杂役,战斗时没人把他们看作是战力,除了守城。他们还能派上点用场,但在野战时,步兵从来就是被屠杀地份,跑也跑不了,战又不能战,根本一无是处。

‘好胆量!’完颜活女冷笑。只见识过辽国步兵的他,根本不把眼前地东海重甲步兵放在眼里。

看起来东海人在击败了那群被契丹养熟的家犬之后,已经忘乎所以。只有他两倍的兵力,且多半是步兵,竟敢出城来应战,实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他麾下的三百儿郎可都是上过几十次战场的精锐,陆续歼灭的敌军加起来能有数万,就算站在都勃极烈(注1)的那队宗室甲骑面前。也毫不逊色半分。

看到他完颜活女率部杀来城下,长生岛上地这班东海人,若是聪明点,就该躲在城中。那他最多绕城射上几箭,便会去附近找个合适的地方扎营。但东海人却给微不足道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出城迎战。虽然战前,父亲娄室命他不得攻城,但碰到现在的情况,把眼前的敌军歼灭,顺便把城池拿下。也不算违令。

‘也罢!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女真勇士!’完颜活女轻抖缰绳,双腿用力。跨下的坐骑便开始小跑起来。完颜活女的加速,立刻带动了全军,蹄声渐重,沉沉地向东海人地军阵压去。

“不愧是女真铁骑!”陆贾看着五六百步外,由缓而快,开始加速逼来的女真骑兵,不禁摇头暗赞。

对面的敌军只有两百五六十人,但气势却有千军万马的模样。从略显混乱的行军队列转换成横向排出的攻击阵型,一连串地步骤流畅而自然。分出的四列横队,整齐划一。快步向前,队形却丝毫不乱,比起去岁末、今年初,碰到的那群南女真骑兵,要远远强出不知多少倍。

女真骑兵越行越近,已经可以看见他们头上所戴的一顶顶翻出毛边的皮盔,一张张持在手中的弓箭。盔顶的红缨在风中飘拂,蹄声连绵,宛如重鼓。

许是被女真铁骑的威势给惊到,东海军阵两侧的马队,这时起了点骚动。马上的骑手,还没听到命令,便紧张地拔出刀来。马是有灵性地生物,骑手们的心情很快就传染到坐骑身上,战马轻轻嘶鸣着,都在不安地用前蹄刨着地面。

“没用的废物!”陆贾暗骂了一句。东海没有组建骑兵的经验,早前分属各营的骑队,尽是做为侦查和传令之用。现在他麾下的这两百名骑兵,全是从投奔岛上契丹和渤海人中拈选出来的。如果从听话受教的方面来讲,他们的确算是好兵,但若是说起战斗力,与那些被招募进几个步兵都、经过三个月短期培训的族人们相比,他们却是差得太远。

与南女真作战时,陆贾的步兵阵列之所以会被突袭,也就是因为这些骑兵没能完成护卫军阵侧翼的任务。据说当此战的战报被送到赵瑜面前的时候,东海王给他们的评价是‘钢多气少’四个字——浑身上下钢铁覆体,但骨子里,却少有胆气。若非如此,陆贾也不会想出装备战车来防护侧翼这个无可奈何的办法。

不过,骑兵队缺乏战斗力,也并非全然是骑手们的责任。这些年,东海的军事学水平大进,步兵有步兵操典,炮兵有炮兵操典,水军当然也有自己的训练作战教材。除此之外,赵瑜还鼓励各级指挥官把自己的作战和训练心得写出来,由参谋部中专门地机构修改编订、整理成册。在军队内部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