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

司马文正号称至公至正,但蔡京却是他一手提拔出来,不为别的,就因为当他执掌朝政,下令五日内废止新法之后,是蔡京第一个出力支持,并如期完成了任务。

而那时,不但新党对司马光的命令大肆嘲笑,蜀党的苏轼,甚至旧党重臣如范纯仁等,都认为此举不妥,只因他一意孤行才颁行于世——司马牛的外号就是那时叫出来地。在这种情况下,知开封府地蔡京的投靠和支持,是对司马光最大地帮助,否则,刚刚上任的司马相公发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无疾而终,他的威信不免要大受打击。

以司马十二之智难道会看不出蔡京之奸——那可是熟读史书,写了资治通鉴的人呐——还不是因为蔡京做了他想做的事,帮他度过了政治难关,不得不因功行赏。

连司马光这等正人君子都为了政争把国事丢到一边,那梁师成如何会例外。现在梁师成已经开始动手,他最在意的北伐之事定然会遭到杯葛。当初他一意孤行,强行下了罪己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现在已经悄然浮现,如果不立刻反击,下一个就不是董耘了,而是他童贯。

长叹了一口气,童贯仰头望天,他实在没想到梁师成会做得这么绝,‘是怕我跟你争宠吗?’

天子身边最亲近的也不过三五人。一个萝卜一个坑,踩下一个,才能再上一个。他童贯虽说也受信重,但他常年在外,自远比不上每日贴身服侍官家的梁师成那般亲贵。但他此次又立新功,在天子心中的地位大涨,免不了要动摇梁师成的位置,所以那奸人才先下手为强。

“太师……太师!”身后人见童贯说了几句话后,就愣愣的默然不语,小声的叫了起来。

童贯没有理睬,只抬起手死命的抽了跨下坐骑一鞭,五尺高的河西骏马,放开四蹄,直直往杭州城中奔去。

他没空与赵瑜多磨了,如果赵瑜能把方腊之子送回那是最好,若是不给他也懒得再费口舌,直接奏请官家圣裁好了,让官家与东海王去扯皮。无论如何,他都要尽速回京!

注1:(续通鉴九十四卷)王黼言于帝,曰:“方腊之起,由茶盐法也,而童贯入奸言,归过陛下。”帝怒,甲戌,诏复应奉局,命黼及梁师成领之,而朱勔亦复得志矣。

初,贯宣抚两浙,令董耘权作手诏,罢花石以安人情。帝见其词,大不悦。及复应奉,贯又对帝叹曰:“东南人家饭锅子未稳在,复作此邪?”帝益怒,董耘由是得罪。

第六十四章 等待(下)

大宋宣和三年四月十八,壬午。

基隆。

“童贯要回京了。”

东海安排在大宋境内中的密谍系统效率甚高,虽然基隆远在杭州南面两千里之外,但京中的消息只比童贯慢了半月,就传到了赵瑜手中。当了解到王黼、梁师成即将出掌复置的应奉局后,他很快就得出了与童贯相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