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宋朝对士大夫们非常优待,只要不犯谋反大罪,有功名在身的士大夫,绝对不会被处死,胡举人要是不同意判决的话,楚潜还真不敢轻易定案,不然哪怕证明他案判对了,可是却落得个怠慢士人的名声。

“小叔是当局者迷,过后只要仔细考虑,说服胡举人那是轻而易举之事。”楚质笑着说道,既然那胡举人这么看重礼法,那就要用礼法对付他,哪怕胡家父子行为端正,从来没有这个心思,可是世界上还有一种舆论叫做谣言,瓜田李下,为了避嫌,胡举人只能答应。

“不管怎么说,案子判结了,但是胡兄这段日子就难过了。”楚潜也明白这个道理,说话的时候有股幸灾乐祸的味道。

活该,楚质暗骂一句,脸上挂着笑容,没有接下话茬。

“质儿,几日不见,你的学问又有所长进啊。”想到胡举人因为谣言,可能有段时间不敢出门的下场,楚潜心中大畅,随后也把此事放下了,拿起楚质的功课仔细观看起来,也不知道是心情舒畅,还是楚质真的有进步,楚潜连连大加赞赏。

“小叔的指点让质儿受益菲浅,有所长进也是当然的,不然岂不是辜负小叔的一番苦心。”楚质露出笑容,理所当然的说道。

“质儿你……,长大了。”感受到楚质的从容自信,楚潜心中突然有所明悟,这个侄儿真的与以前不同了。

“娘亲和小叔为质儿操心已久,质儿怎能不长大。”楚质微笑,带着一丝落寞之意。

听出楚质话里的意味,楚潜沉默了一会,忽然开口说道:“质儿,过两天,县里十里山亭要举行一个盛会,小叔带你去见识一番,当做今日你帮小叔的奖励吧。”

“什么盛会?”楚质惊讶问道。

“名满天下的邵先生近日准备离开汴梁,消息传出后,由几个大儒提议,朝廷诸公以及汴梁名士准备为邵先生饯行。”楚潜笑着说道:“祥符县的十里山亭依山伴水,景色秀丽,自古就是离别送行之地,也不知道是哪位提议,将举行盛会的地点定在这里,若是让小叔知道了,定要登门好好感谢他一番。”

“小叔,邵先生是……”看着楚潜笑容灿烂的模样,就知道他真的是喜不自禁了,不过楚质心中却有些疑虑,这个邵先生,该不会是当日自己见到的那个吧。

“嗯,你年纪还小,没有听过邵先生的名声。”楚潜一楞,随后微笑说道:“邵先生,名讳雍,字尧夫,是天下有名的易学大家,少年时胸怀大志,发愤刻苦读书,于书无所不读,为了增长见识,还游学四方……”

邵雍?写梅花诗的那个,楚质猛然醒起,想起以前看过邵雍的介绍,知道他是一个遇事先知的奇才,对于后世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惊人准确的预言,对此楚质当然是半信半疑,不过不管怎么说,邵雍的名气很大是定然的,听说只要他路过一个地方,士大夫们都盛情不已,争相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

“邵先生不仅学贯古今、奇才盖世,而且品德浑厚,待人至诚,喜欢结交天下名士,汴梁文人显贵早就闻名已久,两日后的饯行宴必将会成为一个盛会。”楚潜笑容里带着认真说道:“质儿,机会难得,你可不能错过,若是能在盛会中听得各位名家大儒的只字片语,回来之后细细琢磨,学问必有长进。”

“小叔放心,如此盛会,质儿一定参加。”想到可能见到一大帮仰慕已久的名人大臣们,楚质的心里也有几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