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的条件我答应了。陈武,你呢,还要继续一战吗?”傅戈哈哈大笑,这一刻的心情真是无比的美妙,纵算是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心思,只要张良能够留下来,一切都将是值得的。
“傅将军,陈武愿降!”心思早就活络的陈武见傅戈态度如此宽容,连张良这个死对头都能容下,当然也就不再坚持,更况且,他也没有死战的决心和勇气。
“降,降,降!”秦军将士齐声呐喊,声音穿破山峦林梢,直飞过秦岭的千山万水。
大秦新元初年六月十八日,黄昏。
这一场历时三天的秦楚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战事之初,刘邦的西征楚军十余万众兵发关中,以势在必得的气势企图一举拿下咸阳,将秦国的有生力量全部歼灭,这场战役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峣关之战,楚军出其不意的猛攻让守关秦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不过秦军的英勇抵抗也让楚军尝到了苦头;第二个阶段是蓝田关激战,秦军先是以守为主,以步卒三万全力抗击楚军优势兵力的进攻,随后,则出动了这个时代最精锐的骑军突袭楚军侧翼,正是这一记猛拳一下子将楚军的防御完全击垮,大秦骑军横扫千军,所到处几乎将还是以步、车结合为主的楚军杀了个溃不成军,在对方领先时代的兵种攻袭下,就算是象樊哙这样的猛将也无奈的成为了这一场恶战的殉葬品。第三个阶段是楚军崩溃秦师猛追的尾战,纵算在极度不利的情形下,楚军的表现还是相当可圈可点的,其中张良、陈武的断后延缓了秦军的追击步伐,也让刘邦得以遁入武关道逃之夭夭。当然,若不是傅戈对张良心仪若渴的话,刘邦是绝不会逃跑得这么轻松舒服的。
在这场事关生死的战役中,傅戈几乎动用了他能够掌握的全部军队,不过,却还有一支军队没有出现在战场上,那便是彭越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准备去捅刘邦‘屁股’的彭越给这场大战留下了一点悬念,也为下一场激战拉开了序幕。
第一百三十九章 内生患疾
汉中郡,本属楚国,秦惠文王十三年(即公元前312年),秦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这是“汉中”一词最早见诸于史籍的记载。在大秦统一关东六国后置的三十六郡中,汉中郡亦为其一(它的管辖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汉中(除宁、略二县)、安康、商洛市西南及湖北十堰市大部)。
大秦汉中郡的郡治设在西城(即今安康市),当时秦国将郡治放在这里的目的主要是向东威胁楚国新城郡和逞都的安全,不过在西征楚军入主汉中之后,刘邦听从萧何的建议,决定将治所西迁至了重镇南郑(即现今汉中市)。南郑早在秦励公年间就已为秦军所占,扼褒斜道出口,楚军重兵守在这里正可以截断秦国与巴蜀之间的关系。
彭越走子午道入汉中,南端的出口正是西城,驻守在这里的是原守卫在汉中武关一带的秦大将襄侯王陵的部队,说起来汉中之所以这么快被刘邦攻陷,固然有秦军战意不坚的因素,但主要的还是王陵投降占了一多半,在投降之后王陵也深得刘邦器重,刘邦更将护卫武关道和驻守新治所南郑的任务统统交付给了王陵负责。
由于主要兵力皆大多被抽调充入了西征大军,汉中这大后方兵力空虚,王陵和刘邦留在后方负责粮秣辎重补给的重要谋臣萧何、曹参商议后,决定集中兵力在武关和南郑这两处要所防守,同时,由于西城这个原治所重要性的降低,驻守这里的楚兵人数大大减少,只有约不到二千余人,其中大部分还是原本就驻在此地的秦国降兵,奉命守城的楚将是两人,俱也是秦降将——都尉李必和骆甲。
大秦新元初年六月十九日。
当彭越率领着他的那支密林突击队出现在西城附近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发现在子午道的南口并没有更多的兵士在扼守,仅有的一道关卡也只是为了对付零星的商贾而设立,那五、六十名兵士与其说是在镇守,倒不如说是为了收取更多的好处。
如狼似虎——,只用了不到一刻的功夫,彭越手下的秦兵就将楚兵悉数就歼,并且从他们嘴里边获悉了西城的兵力部署情况。
“奶奶的,不跑到老虎窝里,就抓不到小虎崽!弟兄们,随我杀进西城去!”面对好好大闹一番的战机,彭越一脸的兴奋。现在,刘邦的西征楚军主力还没有回来,空虚的汉中就是他彭越纵横驰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