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同时,正尧不忘看了看宁安,直觉告诉他,即便宁安的身份到现在还是一个未知之谜,但是至少也算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几千两银子在她这种既刁蛮又不讲理的小姐看来,完全就不是什么事,再说了,那里还有郡主朱禄颖呢,实在不行,就不买呗。
说完,正尧立即又走到专柜面前,指了指一对碧绿色的玉镯,又指了指一旁的晶莹剔透的宝石戒指,示意韩琛全部都拿出来。完后,正尧便一一塞给宁安和小曦,叫他们试试看看合不合心意。
宁安和小曦不禁同时一怔,这个呆子今天还真的够阔气的(当然,宁安已经忘了最后由自己付账的这件事了),自然很欣然的接过那玉镯和戒指。
当然,之后正尧便没再理会宁安三人,而是与韩琛聊起天来。
“在下李和,蜀中人士,初次来到京城,今天闲来有兴趣,便来了这京城闻名的韩记玉器行,不知这位老板如何称呼?”
正尧自我介绍了一番之后,便开门见山的问起对方的名字来,很自然的,在袁海云等人听来,正尧的这个问题显然就是废话,在场谁人不知他就是韩琛?
“呵呵,原来是李公子,失敬失敬!在下不才,姓韩名琛,只是这里的主事,并非老板。”韩琛微微笑了笑,面对这种富家子弟,自然要陪笑卖笑了,除非自己不想做生意了。不过在他说到“只是主事,并非老板”的时候,那韩琛的眼中却是一阵闪烁。
这一切,正尧自然都看在了眼中,然而他并没多言什么,而是继续说道:“哦?原来大哥姓韩啊,想来这韩记玉器行是你家自己开的吧,不错不错,你家这韩记玉器行在京城可是颇具盛名的哦!”
正尧知道,先把高帽子给对方戴在头上,那么和对方说话也就显得容易了些,不会显得别扭,当然,如果说中了对方的要害,那对方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反应的。
韩琛一听正尧如此说,他的面色也不由地一阵闪烁,不过转眼又恢复如常,接着说道:“哪里哪里,让李公子见笑了。这韩记玉器行乃是我二叔开的,我只不过是在这里打打下手罢了。真的说起来,这韩家的产业与我也一点关系也没有。”
韩琛的这一番话出现了两处重音,第一处乃是“打打下手”,第二处乃是“与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很明显的,以正尧多年办案的经验来看,这里面必定话中有话,而且意旨很明确,就是心有不甘,觉得自己不被重用,自己并没有得到应得的一部分。
“呵呵,韩大哥严重了,在下可是听闻,这韩家产业的掌门人韩国仁可是膝下无子,而你又是他的侄子,想必他以后的产业也会归你所有,到时候,你还不就是真正的韩大老板啦!”正尧摆明就是在探听虚实,开始逐步的将话题转入正题,不过那韩琛自然不知道这里面的深意,还以为只是闲聊罢了。
不过韩琛听正尧这么一说,还是怔了一下,想来这个李公子来此之前还是对韩府进行了一番打探的。当然,他并不认为正尧问这些是有什么其他企图或者目的什么的,于是摇摇头,一脸惭愧的吐着苦水:“说来惭愧,李公子说的不假,我二叔的确膝下无子,而他的三个儿子也都在十六岁那年离奇的死去,时候官府也查不出个所以来,不过你们不知道,其实我二叔还有一个儿子在外面。”
还有一个儿子在外面?这可是一个爆炸性新闻,正尧可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
“不会吧,我可听人说韩国仁只有三个儿子,而且都已经死了,怎地又突然冒出一个儿子来呢?”这时不仅正尧疑惑,连一旁试戴玉镯的宁安也不禁凑了过来,似乎也想听听这里面的趣闻。
而那韩琛似乎说上了瘾,嘴角竟然抿了一下,想也不做多想,然后又说道:“我怀疑我二叔的那个义子就是他的私生子,是他背着他的结拜大哥和他大嫂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之后,生下来的孽种,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那个野种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