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其二,各部要严格执行情报遮蔽,要高度警惕建奴探子的渗入,粮库、弹药库等地要安排重兵多重把守。除了我锦衣卫和斥候队外,凡是敢东出沈阳的,不管是那一族人,一律格杀勿论!孤的程师傅从抚顺撤回来的时候,一路上虽说连破三队女真斥候而自身仅阵亡一人,但这充分说明,建奴的探子极为猖獗,孤可不想听到什么粮库被烧,弹药库被引爆,食物被下毒之类的报告。万一哪位将军负责的地方出了篓子,说不得,孤又要杀人了。”

“谨遵殿下教令。”

“其三,军官交流。各部游击或者千户以下的军官,少量的互换岗位,熟悉其他军镇的士兵。交流表稍后也是袁先生负责发放。

其四,各军镇都司,各卫所小旗以上军官,全部要在胸前注明自己的官职,嗯,我军中大多数士兵不识字,孤用条杠和五星进行标识。各部要在这段时间,让麾下的士兵们全部记住这些标识所代表的军官等级。不久后的大战,肯定是多军镇协同作战,万一编制乱了或者军官阵亡了,其他士兵就以现场官职最高的军官为首,临时编制在一起继续作战。

其五,全军练习听音辩令和识旗从令。孤的袁先生和熊先生根据我大明以前各军镇的传令系统,重新整理出了一套传令方法。全军上下最近这两个月最最紧要的就是要搞清楚这套方法。还是那句话,接下来的大会战,战场规模肯定极大,没有谁能全盘掌控。若是全军不能统一号令,我军将遭遇极大的困难。”

“殿下考虑周全,我等拜服。”

“嗯。”朱由栋站起身来,目光炯炯的看着麾下诸多大将道:“诸位,大家在山海关一路行来,行军路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各位身为名将,都是非常清楚的。不把这些问题解决就直接上战场,即便能够胜利,那也只是惨胜。所以,我军先要在这沈阳屯驻一段时间,屯驻期间,这粮饷你们完全不用担心,孤的兴华宫便是按照前几日的标准再养这支大军一年都不是问题。而那努尔哈赤……”说到这里朱由栋的脸色变为嘲讽:“建奴的所谓八旗,乃是寓兵于民的制度。虽说这大冬天的也没法下地耕种,但在这冬天里,上山打猎,修补房屋什么的,建奴的各个家里,也是需要壮劳力的。而现在,建奴全族的壮劳力却被迫集中起来枕戈待旦……所以,努尔哈赤要么忍耐不住攻过来,要么忍到我们去打他!但无论如何,这个冬天,他都不会好过!”

第169章 忙碌的魏忠贤

“魏少监早啊。”

“呵呵,早啊。”

“哎哟,魏少监,孩儿们给您老请安了。”

“打住,小爷严令咱家不准在宫内收干儿子,你们这么自称,咱家可受不起。”

1612年1月4日清晨,春节之后大明朝的各个部门才刚刚重新开门。兴华宫掌事魏忠贤就急匆匆来到了司礼监。

这会儿老魏身上的头衔可不少:内官监少监,兴华宫掌事,红河实业总理,红河庄庄头,以及去年下半年刚刚加上的“督运征虏大军粮饷诸事宜总管”。

这些头衔里,前一个少监只是解决老魏品级待遇问题的,平日里他根本不会去内官监做事。兴华宫掌事呢,太孙这会儿才十一二岁,离大婚还有好几年,而且太孙长期不在京师。所以兴华宫此时的工作相当简单,老魏要做的不过是隔个十天半月去那里巡视一圈,检查下清洁啥的。事实上,老魏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红河庄,要不是这次太孙担任征虏统帅,老魏轻易不会进这司礼监。

“烦请通报,内官监少监魏忠贤,求见李恩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