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方格林再也瞒不下去了。对“古维先生”、对奥·迪诺的调查全面启动,而且苏格兰场直接派人插手——事情闹大了!
警方的人首先提出一种假想:这位冒名的“古维先生”才是案子的真正幕后主使,他站在街头吸引警察的注意,让警方不得不跟他签署谅解协议。而女劫匪可能是古维的真正女友,女劫匪中途丢下男劫匪吸引警方火力,带着钞票与“古维”秘密会面,最后劫持熟悉科尔雷恩的奥·迪诺,驾船顺流而下逃到海面上。
这一猜想一经提出,“可怜的古维先生”顿时成为“狡猾的古维先生”。
警方立刻开始全力搜捕“古维”的下落……以及奥·迪诺。
北海海峡并不宽,警方全力搜捕下,那对“攻受”仿佛人间蒸发了,迪诺那艘游艇也消失了……当然,当晚警方从海岸巡逻警中抽调了一些人员,去堵截劫匪,所以当晚海边没多少人执勤,因此没有人看到游艇出海,而班恩河很浅,河面一望无遗,他俩也不可能躲在河底。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察发觉奥·迪诺的嫌疑也越来越深——当晚,奥·迪诺与“古维”相伴走出酒吧后,第二天一早奥·迪诺银行账户还在活跃,他提空了所有存款,销了户,而后无声无息。
于是,警察修正了设想。他们深度考虑后认为:奥·迪诺身材魁梧,而且这人是从特种兵部队退役的,精通各种杀人技巧,身怀家传武艺,身材瘦弱而文静的“古维”,想跟一个女人联手劫持迪诺,这想法几乎是疯狂而难以置信的。提出这一猜想的警察遭到大伙深度鄙视。
更有警察提出:一直以来奥·迪诺做事非常谨慎,警方从没找到他虐人的证据。警觉性非常强的奥·迪诺怎会无缘无故接近陌生的“古维”——除非他们以前就认识,或者他们很久以前就是一对“攻受”。
所以,奥·迪诺有可能是这个案子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的卷入者。
提出这一猜想的人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奥·迪诺的老板才是这案子的真正幕后主使,他策划了这起抢劫案,特意安排了奥·迪诺接应劫匪撤走,但……但奥·迪诺中途黑吃黑,伙同他的“心头所爱”,带了这笔款项远走高飞。
毕竟人们都知道奥·迪诺花钱如流水,他那点可怜的积蓄真没多少,为了这点钱消失不露面……整个城市没人相信凶残的迪诺会如此犯傻!
于是,方格林万万没想到,自己比古维先生还早一步进入警局,接受苏格兰场的案件调查。幸好初步调查结果对他有利,不过警方依然收去了他的护照,他被限制出入境了。
方格林走出警察局后,第一件事就是下达了对奥·迪诺的追杀令——不管奥·迪诺是否参与了这件案子,不管奥·迪诺是否清白无辜,他都不能让奥·迪诺落入警方手里。万一这厮与警方达成什么秘密交换协议,悄不做声的转为污点证人,那……他离监狱也不远了。
发布追杀令后,方格林回家的半路,忽然想起那名被警方抓捕的劫匪,由这名劫匪身上他再度联想起那位狱中“副手”。他阴着脸问律师:“我们在监狱有关系吗?能不能联系到那位被捕的劫匪,我有些问题想问问他?也许,他有些话不想跟警方说,但我相信他绝不敢对我隐瞒。”
律师想都不用想,回答:“我们不可能在每座监狱都有熟人……贝尔蒂那里,贝尔蒂所在监狱,我们上下都买通了,如果你想与那人会面……”
方格林鹰钩鼻发出一声冷哼,阴阴的重复:“我想跟他谈谈,我需要一个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