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现在这些设备都还是空白,但并不影响飞船使用。

而最重要的白帆号的主引擎,白帆号的龙骨之上预留了两个10米的圆形孔径,按照标准设计,所有公开发售的引擎都必须是圆形的,这两个孔径可以安装两个1000能级的引擎。

这只是公开发售的引擎,为了质量和成本问题,10米的极限是1000能级,但是在圣服学院这种区域中心级别的大型学院中,他们所掌握的技术,比之通用的技术要高很多,圣服学院提供的10米直径的引擎,标准输出能级达到了1200能级,两个1200能级的引擎叠加,就是2400能级!事实上,这种非通用的引擎在佣兵公会也是可以换取的,10米直径的1200能级的引擎若是用积分去换取的话,是一般1000能级的引擎的十倍价格。

古帆所见过的最强大的探险飞船是四齿号,这艘野路子出身的飞船在现在的古帆看来,东拼西凑的痕迹很多,各项参数都不如学院提供的护卫舰,和最好的学员飞船差不多,当时却是古帆心目中强大的象征。一个1200能级的十米引擎,官方价格可以买两个以上的四齿号。若是在黑市上,怕是可以翻好几番,因为四齿号这种飞船很多,1200能级的十米引擎,只有极少数顶级的佣兵才能买得到。

双引擎的设计在能量回路上比单引擎要复杂很多,会选择双引擎设计的学员,也是对自身的实力有所自信,敢于挑战这种设计,所以学院也不吝啬多提供一个引擎。古帆当初还担心学院不允许拿两个引擎,后来问过之后才发现学院不但允许,甚至还提供了专门的便利——在学院的引擎仓库中,有一种专门为双引擎飞船设计的引擎,两个引擎各自呼应,能量管道联通,被称之为双通道引擎,这种引擎叠加之后,飞船的稳定输出能力再次提升,达到了2600。

在引擎仓库里,古帆还看到了他碰都不敢碰的三引擎,三个1200的引擎组合起来,能够产生4000能级的稳定推力,这东西已经超出他现在的设计能力极限了。

古帆选择的这对引擎名字叫做“双箭”,两个10米的球型主引擎,加上各种管道管线和能量仓,是两个直径接近20米的庞然大物,再加上飞船尾部的推进器,飞船内部的可用空间比之原来的白帆号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只是多了一个不大的投放舱,这里暂时被当做蓝七的休息室来设计。

白帆号的设计和装配完成之后,古帆情不自禁地把这艘飞船和他所驾驶过的最强大的飞船——格列匕首七号进行了一番比较。

白帆号的引擎能级是2600,格列匕首七号只有1500,但是在计算飞船的加速性能时,古帆发现白帆号要加速到光速,至少也要20分钟,并没有明显超越格列匕首七号,双引擎的推力优势同时也被多出来的引擎本身的质量所抵消了。在灵活性方面,格列匕首七号的四个灵活的副推进器,远超现在的白帆号四个仿制品的辅助推进器所能产生的作用,古帆觉得,等到白帆号装上了凝光排桨之后,灵活性才能和格列匕首七号比肩。而更重要的是,格列匕首七号是一艘偏向近战,但是拥有一主四辅五门舰炮的飞船,白帆号却依然是一艘近战飞船。

在设计完白帆号之后,古帆才发现自己和铜山铸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现在的白帆号只是简单粗暴的硬件堆砌,2600能级的引擎大量性能都浪费了,只能一股脑的用在加速上,而格列匕首七号却是一艘各方面几乎完美,可以把引擎的每一分性能压榨出来的卓越飞船。

而即便是如此,白帆号在加速上也只有微弱的优势,其他方面之所以不被拉下太多,还是古帆刻意模仿格列匕首七号的结果。

在飞船设计师们口中有一句俗话,千级以下拼硬件,千级以上看设计,一千能级以下,单引擎本身重量不高,能量管线有着完善的方案,向里面加硬件就是了。但是在一千能级以上,飞船推力和引擎本身的质量呈现出趋平的曲线,单纯提升引擎能级,同时也会提升引擎质量,飞船的推力大多被引擎本身所吞噬,得不偿失。

现在的古帆已经不像之前那般无知了,至少他知道自己差在哪里。

白帆号和格列匕首七号的最大差距,就在于龙骨和引擎。白帆号的龙骨是从无数的龙骨里面挑选出来的三个方案之一,是单选题,不管结果里面有没有自己喜欢的都必须选一个。而格列匕首七号的龙骨,则是当初铜山铸专门设计制作的,完全贯彻了格列匕首七号的设计意图,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此外,格列匕首七号的引擎,也是铜山铸为格列匕首七号量身定做的,椭圆形的引擎属于非标准引擎,市面上是绝对没有的。

至于主控系统,本是对一艘飞船影响最大的因素,古帆的主控系统使用的是圣服学院的模块化主控系统,本身大量功能冗余,效率较低,和格列匕首七号完全契合的主控系统天差地远,但是对古帆来说,这一点倒是可以忽略,因为他的思维波“主控系统”更高效,白帆号现在的主控系统也就是在平日飞行时起作用,一旦战斗起来,就只能辅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