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型国家》这本书出版了,相对于4月26日,章太炎在东京组织“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中鼓吹的种族革命,镰锤社提出了与西方民族国家不同的一个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七大强国文字语言都不同,按现在的角度来看就是七个民族,历史转到今天,七个国家的人民虽然划分地域省份,但是都认为自己是汉族,汉族的形成核心就是对华夏文明的承认,这是先人的功劳。
在现在的情况下,面对这个大时代只要愿意继承中华文明,那就没有满汉蒙回之分,都是中华民族。
程攀一直以为民国时期强行将中国人划成五个民族搞五族共和就是个败笔,结果最后有人补救了一下,将少数民族更细细的划开,牢牢的确定了一下主体民族的地位。
在这个时空,程攀不允许中国产生民族的分裂,直接抛出文明型国家淡化中国各大民族之间的概念。
文明国家提出来后,镰锤社接着对儒家代表中华文明的正统性提出了质疑,宣称自己才是接过春秋百家提出天下大同的继承者。
嘴炮和宣传这东西,那些刚刚从八股文中爬出来睁眼看世界的腐儒,和在外国读了两年书就看不起中国一切的人,哪能跟这个后世已然是强国的中国所提出的理念匹敌。
思想的斗争取决于思想家拥有的信心,有着复兴整个中国决心的镰锤社所散发出来的大气堂堂正正的思想,不是一群朝不保夕的屌丝所能拥有的。
早在1902年1月份,慈禧已经回到北京了,到达北京之后南边的封疆大吏一个一个向北京表忠,原本清朝各个王爷预计清朝即将亡国的场面没有出现,这些满人又开始开心起来,他们一个个向慈禧太后祝福大清万寿无疆,但是慈禧一只板着个脸,最后慈禧冒出来一句“气数未尽罢了”,将剩下向歌功颂德的人打发走了。
历史上的辛丑条约现在改版了,赔款变成了一亿两,几个强国处于各种目的希望清朝可以继续维持下去,但是要求清朝三年不得举行科举,几个省大员要披麻戴孝,面皮上的侮辱是少不了的,中央朝廷的威严彻底丢光了。
现在之所以清朝还能维持下去,是整个满清的旧统治阶级和绅缙们被镰锤社逼得无路可走,只好抱团取暖。
慈禧也开始像李鸿章一样关注南边的言论,听到海外的种族革命和镰锤社提出的文明型国家后,赞叹了一句:“还是中华出人杰啊。”
慈禧这个人,除了宫斗保持权利,其一生都试图将清王朝维持下去,清宫剧中叶赫那拉氏亡爱新觉罗的传言就是瞎说,没有慈禧凭借其他几个清朝王爷的智商情商,清朝早就折腾没了。
但是自此慈禧对大厦将倾的局面没有任何办法,权斗阴谋遇到了真正时代大变革就是垃圾,很多人说民国是名人大才辈出的时代,认为民国的名人是大才的人都是眼光狭小的人,这些“人才”在经济上都是脱离人民的自恃清高者,在这个时代只有人民的力量才是伟大的。
引发这股力量的“伟人”也只是个引导者。
1902年6月份,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允许满汉通婚,满族大员没有反对这个政策,他们都在考虑满人以后的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