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县里读书?”
“对对对,孙教谕和顾训导牵头,年后将在县城建一间新的书馆,特邀沈小公子和沈玉寿小公子入学,做书馆的第一批学生。”两个公差十分卖力的吹嘘:“届时顾训导、孙教谕会亲自给学生们授课。”
沈长林持续震惊中,一件件事情接连发生,当人处在高密度的信息爆炸中心,会无暇思考,简言之就是飘,尤其是这些事情乍看起来都是好事,更容易一脸懵并被牵着鼻子走。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简单的捋了捋,学官们想牵头开办新书馆,准备挖他做拓荒人,一旦加入新书馆,就等于和柳秀才割席。
就怕学官们一时兴起,到时潮水退去,留他在沙滩裸/奔。
那可就完蛋了。
沈长林回以单纯的微笑:“事关重大,一时给不了准话。”说着不留话茬,甜甜的对钱氏道:“奶奶,咱们中午做啥好吃的款待二位公差呀?”
钱氏回过神:“煮鱼,我去前山村找老丁家的捉条鱼来!”说着又叫沈如康去沽酒,罗氏也上前来添茶水。
全家一番糊弄,两位公差将孙教谕“要个准话”的嘱咐忘了精光。
“略备酒菜就好,我们还要尽快回县里去复命。”
“多谢沈老太太款待……”
沈家宾客同欢,围观瞧热闹的人群逐渐散去,只不过十两银子给咸水村带来的震动还没消失。
寡妇白氏就是一个,她拍了拍儿子的屁股,同公婆商议过后,准备开年就送儿子去大岩村开蒙,有这想法的不止她,还有好几个,不过因家里条件参差,有的随便商议一番就定了下来,有的实在家贫,只得不了了之。
但如周氏一般尴尬的,唯有她。
越想她越不得劲儿,要是早早将沈玉堂送到县里去读书,今日得那十两银子的就不是那家的人了,吃饭的时候她想了又想,最终以毋庸置疑的口吻道:“明日我就带玉堂去柳秀才那,让他去县里读书。”
周氏的男人沈则全瞪她一眼:“能不能吃完饭再说。”
“现在就说,我知道有些人不满,但做人不能那么自私,得有远见!玉堂要是发达了,能亏了你们大家吗?”周氏预备高谈阔论一番来说服家里几个不懂事的儿子媳妇,岂料老大淡淡看过来,用十分平常的语气说。
“我就是没远见,就是自私,也不求玉堂发达了报答我这做大伯的,分家吧。”
紧接着老三也开了口:“我和大哥想法一样,分家了娘你爱送谁读书送谁,想用公中的钱送,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