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第73章 抱小猪

张宝留他们十二点才吃的中饭,便是苗勤之给人办酒席时也吃过一顿,姑姑家这顿中晚饭也不过是意思意思。

略过征收的话题后,众人简单吃了几口菜,喝了几杯酒后便下了桌。冬天天黑得快,一行人又在苗春荣家略坐了坐然后便准备打道回府。

苗小喵手里抱着个大苹果,奶奶爸爸还有几个哥哥姐姐手里也都提着帆布袋子,里头是姑姑给的小零食。

她刚开始还自己走,走了不到二十分钟,脚底开始发软,最后还是爸爸背回家的。到家已经五点多,一家人都累得不行。

大家也不饿,烧热水泡了个脚,喝了杯开水暖暖身子然后便回屋睡觉去了。

过年也就是头几天热闹,之后家里便安静了下来。苗勤之照旧早出下午归,四处给人办酒席攒钱。苗老太也开始计划着家里春耕的事儿。

等过了正月十五,地里的活计也得忙起来。

白鹭荡那块五分的地当然要种稻子,今年田地没有种油菜,倒是可以种两季稻谷,育苗也得赶早,清明前稻苗就得扎根下田了。

至于烂泥塘,苗老太扶着额有些为难,那块田都好几年没有种了。他们这里夏季多雨,常是稻子抽穗即将收获时下大暴雨,而且一下暴雨烂泥塘那块地就会被淹。

偏偏稻子虽说是长在水里的,但不能被淹,而且临收获时还得把田地里的水方干。以前不种,是因为家里没分家,加上老大分去的地,种的粮食供应得了一家人的口粮。可现在老三就五分好田,要养活六口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但种吧,那块地又容易颗粒无收。下大雨了都没人能抢收。家里六口人,四个是孩子,干不了苦活。两个大人,老三要给人办酒席,地里的活计做不了多少,她呢,年纪也大了,在家做做家务还行,让她像个壮年人一样在地里干活,身体根本吃不消。

平地一亩四分,种五分玉米、三分黄豆、两分花生,剩下的种辣椒、茄子、黄瓜之类的蔬菜。

山地六分,现在种着油菜籽。等菜籽收割了,正好可以种红薯。至于八分的荆棘林,这就没法子了。都荒了那么多年,现在也只能任由它荒着。

荷花宕的地,种也没用。地质差,隔得远,浇水施肥都不方便,收成不行。就算有收成,没人在旁边看着,也会被附近或者县城的二溜子悄悄偷走。

想来想去,烂泥塘那一亩六分的田还是不能让它继续荒着。只是种什么,苗老太就没什么好主意了。多少年了,她要有好想法,那块地也不至于让它白白空着。

盘算完土地的事儿,苗老太又想起了家禽家畜。家里鸡除了过年杀了一只,其他都没动,还好好养着。等到开春天热了就可以下蛋。

猪要养一只,不然年底还得买肉吃。想到要养猪,苗老太看了看屋外天色,天暖放晴,也该去养猪场挑只健硕的小猪仔回来。

她这样想着,弟媳妇林红艳来家里了。林红艳来家里也是为了抓小猪仔的事儿。

“嫂子,方婶子给我递了消息,说她娘家侄子开的养猪场正好有一批小猪仔要卖,刚两个月大,壮呼呼的,领回家也好养。你要不要去?去的话明天早上八点一起走,刚好她侄子有货车,能接送。”

“去,我肯定去。就是你不来找我,我也打算去你家一趟。今年天暖,也该抓小猪了。”苗老太一口敲定下来。

能有车接送还不好?往年他们都是去养猪场抓了猪,自己拿扁担篓子挑回家的。小猪身上脏臭,公交不让坐。再说他们也不好意思挑着臭烘烘的猪上人家干净的车厢。

且林红艳说的猪仔大小也合适,半月龄一月龄的猪太小了,离开母猪去一个新环境里容易应激死掉。过了两个月,养了三四个月的猪又太大了,买小猪要花很多钱。

两个月的子猪正好合适,身体已经养好了不容易受激死掉,且个头也不会很大,不需要花那么多钱。这样合适的猪仔,养猪场都是先供给亲戚朋友的,没有门路的往往只能挑人家剩下的。

确定苗老太也去后,林红艳马上就走了。不出意外,明天下午猪仔就能到家。她得趁着今天天气好,打水把猪圈好好清扫一遍。通风散气,等里头水汽干了,再垫上干净的稻草,这样小猪来家后才不容易着凉生病。

林红艳忙着回家清理猪圈,苗老太也忙活起来。

“苗东苗南苗西都来帮忙,明天我要去抓小猪仔,咱们趁着天好赶紧把猪圈清扫一遍。”苗老太一声令下,大家都忙活了起来。

苗南力气小就负责在摇水机边摇水,苗东负责把苗南舀出的水拎到猪圈边,苗西把茅草帚子绑在长竹竿上,站在猪圈门口,握着竹竿去撩猪圈顶上的蜘蛛网、蚊子窝,至于苗老太则穿着塑胶雨靴,用竹枝做的长扫帚里里外外的清扫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