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居士已经两年没有公开讲学了,此次举办文会的消息一出,当即受到了广泛关注,部分学子甚至主动递上拜帖,希望能得到一个参加文会的名额。
倒不是说文会限制学子参与交流,实在是青山居士的名头太盛,想参加的学子太多,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一同交流。
因此,为保证秩序,从一开始的来者不拒,到后来的先到先得,不得已发展成了如今需要持邀请帖才能入内。
为了那份请帖,无数学子可谓是牟足了劲,奈何能容纳的人就那么多,许多人慢了一步,只能遗憾错失良机。
由此可见,青山居士亲自邀请宋昭,是对他有多么看好,宋念知眼睛一转,似乎有几分明白了青山居士的用意。
大概,是实在欣赏宋昭,却碍于自己制定的规矩不得不错失今日收徒之机,但又不愿真的放弃,所以婉转想了这么个法子,借着邀请宋昭参与文会为由,进一步接触。
而且文会半年后才开始,一个天赋异禀的才子,半年的时间能学到的东西可谓远远超于旁人,进步必定明显。
这也是青山居士对宋昭的一个小考验,如若到了那时宋昭依旧表现突出,甚至比今日更加出彩,青山居士大概率会借着些别的名头,想办法正式将宋昭收作徒弟。
如此苦心安排,足以见得青山居士是真的对宋昭很喜欢了,宋念知有些揶揄地看着弟弟,本想逗他两句,却见小孩的一张脸无比平静,除了见到她的兴奋,竟再无旁的情绪掺杂其中。
宋念知不由纳闷地问:“阿弟,青山居士对你如此看重,你不高兴么?”
宋昭眨了眨眼:“高兴的吧。”
“这样就叫高兴了?”宋念知哭笑不得,“阿姐真是一点儿没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