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卫景平拿在手里看了看,同样是四方形的黑块,只是颜色比货架上个更亮了一些。

“这样墨锭要多少钱?”卫景平挑了一条最好的墨锭问道。

“一锭要220文钱。”王掌柜道。

卫景平左看右看,又闻了味儿道:“本来想买一条送人呢,哪里知道这么贵。”

王掌柜说道:“这可不算贵。”京城里的墨才叫贵呢,上好的一锭都要卖2两银子呢。

“‘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苏轼都嫌墨贵呢,咱们小地方,我卖的这个价钱,已经很便宜了。要买更好的,那得到甘州城去。”

甘州是省城的所在地。

“甘州城里的墨怎么个好法?”卫景平问。

王掌柜打开了话匣子:“上好的墨用顶级的桐油松烟才能制作,将松烟捶上个千百遍,放入磨具之中,使它不见日头不见风,中间要定期翻面,一刻都急不得,经过一冬一夏,墨内的水分才能全部散发干净,黑度亮度这时候就挥发出来了,看着六成干的时候,挫边,八成干的时候,才能进入描金环节,这也是非常考验耐心的技术活儿。静下心来,凝神静气,眼要准,手要稳当,将图案一笔一笔地描摹出来,到了九成干的时候,包边定型,这才能得一锭送人的墨呢。”

“果然是复杂。”卫景平听了一耳朵话,谢过他,捡便宜的墨各买了一锭,告辞出去。

掌柜的做了个小生意,满面春风,请他们下次还到他店里来买东西。

“那边还有一家卖墨锭的。”出了王家墨锭店,走不到两公里,又有一家铺子。

二人进去转悠了一圈,跟王掌柜说的差不多,上林县的墨锭差不多都一样。就算是最好的墨条,跟姚春山制的墨比,肉眼可见差了不止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