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周文君一脸满意,黎米笑意更深,“听说连续几天有群戏,您看今天这天气,正合适,不如赶一赶进度,调到今天拍?”
周文君喝饮料的手一顿,慢慢拧上瓶盖,握紧瓶身酝酿半天道:“……你是不是给简明熙接通告了?拍戏需要沉浸,这个时候请假对戏和演员都不好……”
第一次见到周文君,黎米就发现这个导演很有个性,在日常环境中十分社恐,性子也软,但只要关系到拍戏上,口若悬河不说,再社恐也能拒绝别人的干涉。
“没有通告没有通告,我明天就得回去了。”见周文君眼露防备,黎米连忙解释,“我只是想给明熙请半天假,带他在城里转一转。”
听见不是请假去接商业活动,周文君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演员拍戏途中轧戏或者去赶通告,离开了剧组的环境,多少演员都会和角色产生偏离。
但黎米的话他也不太明白,“我们在这拍几个月的戏了,城里也去取过景,你带他去转啥?”
“导演你记不记得那部很经典的影片。”黎米提起这话,连语调都降了下去,“戏曲名伶演了半辈子戏,最后于一场自戕戏中假戏真做,血溅三尺。”
黎米说得是一部得奖无数的文艺电影,作为导演的周文君一听这桥段就能立即联想到那场戏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
周文君立刻看向在另一侧的认真吃饭的简明熙,犹豫道:“你是担心简明熙他入戏太深?可是这是他第一次演戏……”
演员,特别是非科班出身的演员,选择体验派的方式,与角色高度共情来达到演绎呈现是常事,如果角色情绪影响到演员本身,戏后休息一段时间或者找心理医生做做疏导也便出戏了。
“没错,这是他第一次演戏,您觉得他演得好吗?”
黎米又问了一句,周文君回想起这段时间简明熙的表现为,从觉得黎米小题大做慢慢开始思考起了她的隐忧,最后拍了拍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