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私事也不能在朝堂上说,他就叫人私底下去传,闹得满京城都知道程烨然那方面不行,而且还非常的懒惰,做官之前将家里的钱都败光了,是个败家子,靠着夫郎岳丈一家才有了今天的位置,是个吃软饭的。
谣言传开之后,说他懒惰是没人相信的,整个朝堂都知道他有多卷,不仅要自己卷,还要改革,让所有人跟他一起卷,怎么可能懒呢?
不过程烨然的夫郎好像确实是做生意的,他们也认为沈家给程烨然花钱,是合理投资,程烨然最后做了官,把沈家都带起来了,不然沈家生意做的再大,也只是个商人。
唯一嘲笑他的点就是他那方面的功能不行。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
皇帝听了之后非常愤怒,那是骂程烨然吗?那分明是骂自己,尤其是传闻中说他懒,说他败家,虽然事实如此,但是他就是非常愤怒。
没做皇帝之前就只能无能狂怒,做了皇帝之后脾气越来越大,谁稍微不顺着他的心意,他就直接惩罚对方,看到对方跪地求饶的样子,才能平息他心中的怒火。
他立刻下令让所有人不许再传播,并且叫人立刻查出传闻的来源,无论是谁,先抓起来再说。
皇帝手底下的人办事效率非常高,半天时间就查到了是三皇子的人做的。
三皇子费了那么大的功夫,又是去村里打听,又是传谣言,没想到这样快就让皇上知道了。
他被传唤进宫的时候都在想,父皇会不会惩罚他?为了一个臣子,难道还能杀了他这个儿子不成?
他见到皇上后,看到皇上那张阴沉的脸,吓得立刻跪地求饶:“父皇,儿臣冤枉啊。”
“冤枉?敢做不敢当,朕平日里是这样教你的?”皇上厌恶的看着三皇子,“看来你平日里闲的很,是不是派给你的任务太少了,让你把时间都用在这上面,我看你就该像你大哥那般,送去封地,你才能安分一些。”
三皇子听到这话,吓的脸色都白了,若是被分配到封地去,他的理想,他的筹谋就全部化为泡影了,他不甘心。
“父皇为何每次都偏袒程烨然?外面有人传,说程烨然是您的私生子,难道他们说的都是真的?我们都是您的孩子,为什么他就那么重要,我却一文不值?”三皇子觉得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没有其他可能了。他已经被仇恨、嫉妒冲昏了头脑,丧失了理智,忍不住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皇帝听到这话之后却更加生气了,“看来你到今日还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你的心思已经长歪了,救都救不回来了。”
三皇子听到皇上这是要彻底放弃他的意思,彻底慌了,立刻道歉,痛哭流涕的说自己错了,希望皇上能再给他一次机会。
皇上倒是很吃这一套,而且三皇子跟大皇子不同,大皇子是太后亲自下旨赶去封地的,他还是更想把孩子留在身边,这样也方便他控制,去了外地,这样坏的性子,说不准以后会闹出什么大事出来。
他叫三皇子先回去,革去一切职位,在家好好反省。
皇帝又找来了三皇子的那些手下,把罪都安放在了他们的身上,处置了那些人。明面上说与三皇子无关。
百官以为这个传闻出来时,第一个生气的人应当是程烨然,没想到第一个生气的人竟然是皇帝!
最近程烨然在皇上面前正当红,又有宣传皇上的功绩,还断案,听说新闻部自从帮助百姓破了一例案子之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全部都是来自百姓们的冤屈。
新闻部的报纸还要整改,之前说一个月一期,现在说要改成两版,一般国家大事,一版替百姓伸冤。
他也算得上是朝廷的门面,那些传言对程烨然不利,也影响皇帝培养出来的门面。
大臣们完全理解皇帝的做法,而且那些传闻空穴来风,也不一定是真的。
只是他们嘴上说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心里却在琢磨,程烨然已经二十多岁了,还没有孩子,若是说他成亲晚也就算了,可是他已经成亲了这么多年,还没有个一儿半女,就引人怀疑了。
若是别人,夫郎几年都没给自己生个孩子,肯定会再纳几个小妾,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说明他心虚,他知道生不出孩子的问题在于自己,怕纳一堆小妾,也生不出一个孩子来,那样更加丢人。
虽然生不出孩子来是私事,但是男人会瞧不起那方面不行的男人,还会下意思的排挤他,说他不是男人,把他从男人的队伍里脱离出去。
皇上以前就用过那副身体,他自己行不行他自然是知道的,只是程烨然成亲这么长时间来,确实没有生出孩子,也让皇上非常的担心。
他记得他还是懒汉的时候,经常躺着不动,四肢也没有以前那么灵活了,难道那方面的能力也因为长时间躺着不动,退化了?
他很担心,怕他们老程家绝后。
他叫太监把程烨然和沈云棠一起叫进宫来,他要亲自看着太医给他们两个诊脉,看看他们两个到底是谁身体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