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炕虽然技巧不大,但它的作用却是有眼睛的人都能明白,时知让崔家各大农庄住人的屋舍都开始安排修火炕,然后让庄子上的农人学,学会了后回去自己家修,农人的家是没有火墙的,冬天要是太冷也会冻死人。

但崔教授和时知过来后就没发生过冻死人的情况了。

每天冬天崔教授都会让人给农人发木棉棉衣,如果天太冷还会给一些木炭过冬,总之能熬过去。

火炕又叫土炕,原料就是泥土和着草料就可以做,成本约等于无,技术也不难,普通会干活的农人就能学会,所以推广起来一点困难都没有。

这个时代早已经有了铁锅,时知教了两个版本一是带着灶头的,另一种是烧火口在墙边不带灶头的,有铁锅的可以支起灶头,做个饭的柴火和功夫就能把炕烧热了,取暖成本也很低,农人看到后哪有不学得?这是活命的宝贝!

时知告诉庄子的管事不管是不是崔家的农人佃户都免费教,他们学会了愿意教给别人或者当成手艺给别人家砌炕挣点辛苦钱也不用管。

吩咐下去后时知就打算把火炕技术带去猫耳山了,明年要把那些孩子带入山中,山中冬日寒冷难耐,大人还可以挺一挺,可在这个医疗条件堪忧的年代小孩子很容易夭折。

她既然接手了这些孩子,那起码把温饱要解决好了,趁现在修房子还没结束,刚好去一趟。

为了减少外人注意力,时知并没有打算和运送物资的队伍一起出发。

她身边有两名留守的死士负责消息传递这次去猫耳山时知就由这两人护送,骑快马两天也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