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此,扶萱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了人群之间。
而就在这场宴上,她见到了久违的谢心姚和王芷怡。
刘沅之父是谢夫人的兄长刘耽,谢、刘两家小辈是表姊妹,素来关系十分亲密,谢心姚即使嫁到王家后,也常来刘家走动。而王芷怡往前闺中时便常伴其三嫂参宴,当下她回了娘家暂住,此宴便也就一同前往了。
意外地见到对方,扶萱和王芷怡不免俱是心中震惊,可很快就敛起表情,装作游船那日无事发生过,客气疏离地彼此打了声招呼。
许久不曾出现在众人跟前,但扶萱注定是人群中的焦点。
她当下处境如此特殊——临大婚前夕,未婚夫突然领兵打仗,扶家家主也同样上了战场,皆是结局不明,生死不定。
因而,许多女郎将或好奇、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聚在了她身上,前来真真假假朝她寒暄的人络绎不绝,就连谢心姚也走到她身边,默默听着她回答,是否接到前线来的消息。
见众人如此,忽觉原先围绕在她身侧的人们逐步在离她远去,王芷怡心中很不是滋味。
她与这位女郎所有的瓜葛,几乎都源于谢六郎。
往日扶萱未曾进建康城时,谢六郎性子那等清高,虽不曾对她如何亲近,可他对旁的女郎也如此清冷,她甚至比旁的女郎与他更亲密,能在谢心姚和王子瑾两个“桥梁”协助下与他对诗作画。但自打第一回 在谢家雅集见到谢六郎搂人入怀,有了扶萱作为对比,她就明白,谢六郎本性并非如此冷淡,也有可接近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