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给老爹能用市场价吗?当然不可以啦。刘启的采购价就比成本高一点点。这价格比起他直接卖给别的货商的价格来说毫无优势, 但是夏安然却丝毫没有负面情绪。
他现在所有的赚钱乐趣其实都在如何花钱建设中山国,还有存一笔能够在未来养活他一百多个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儿子的钱。
以他的角度而言, 如果可以为了文景盛世积蓄财富、分化匈奴, 最后让大汉能够提早驱逐匈奴之路他就很满足了。——赚再多的钱他也带不走,精神财富显然比起物质财富更加重要呀!
他如此淡然姿态在袁盎看来却有几分不可思议, 事实上景帝在定下这份密令之时他曾经谏言过。
瓷器虽未售卖, 但想也知道其价值定然不菲, 如今又只有中山国一家有造,有价无市不外如此。就算是您的儿子,这几乎是白拿是不是有些过分啦?
而且这条商路在达成运送物资、探听消息的作用之前, 一定也可以给大汉带来大笔的财政收入。
匈奴可不是什么穷地方,其四处劫掠之下金银珠宝不计其数,反正没钱了再去抢就是了, 白来的钱谁会珍惜,故而他们对于喜欢的东西也舍得出价, 只要和了脾气用对了手段, 匈奴人也会是很不错的客人。
国家拿钱之时,中山国却随时有可能被暴露在敌人的目光下, 届时若是中山王知晓了他们的收益,心里难道会没有想法?
然而被他劝谏的刘启却和他打了一个赌,赌约是只要他们给了成本价,中山王刘胜就不会在意这个, 赌注便是如果刘启赢了,袁盎就得回来做官继续给他卖命。
如果刘启输了, 袁盎自可随意,刘启还会奖励他黄金百两。
然而方才袁盎特地提了好些句有关瓷器生意利润以及匈奴富有之事,哪想到小国王全无反应,面上甚至带着些惊叹,活像是在看一场把戏,看完了也就算了。至于想法?没有想法啊。
那感觉就和看陌生的邻居发家致富一般,有感叹却满是与己无关。
问题是这份利润你本可以得到啊!
袁盎实在是有些搞不懂这位中山王的脑回路。
其实若他直接开口问的话,夏安然会坦率告诉他:和匈奴做生意的确很赚,但我怕有命赚钱没命花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