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古人的诗词歌赋,引经据典,他一个都不会啊。
这时候崔颂突然想起,自王莽之篡后,东汉时期的男人貌似都是取单名的,所以他们的“名”往往是一个字,如曹操,孙权,刘备。两个字的……不是贱民身份,就是某个人的“字”吧?
所以说……崔季珪的这个“季珪”,其实是便宜侄子的“字”,而不是他的“名”?
而史书记载的往往是“名”,也不知道崔季珪的“名”是什么,千万不要告诉他这个便宜侄子也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
刚这么想,便宜侄子就补了他一刀。
“琰以为,以志才之能……”
琰……
崔季珪……崔琰……!
——崔琰?!!
那个据说帅得掉渣,却整天绷着一张教导处主任的脸,连曹操看了都有点怵的三国名士,崔琰?!
作者有话要说:假如崔颂闭眼的时候说了一句:继续啊,给我捏脚。
崔季珪:………………
关于竹简问题……根据我查到的资料,虽然东汉就有蔡伦改良造纸术,但纸张的真正普及是在晋代。
ps:戏志才在历史上没有记载名,一说是志才就是他的名……戏焕这个名字是我瞎编的。=3=
第2章 一言不合让弹琴
崔颂这边正有点恍惚,以“为主人分忧解愁”为己任的侍女迈着小步近身。
“公子,已是未时五刻。公子可要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