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面对三位重用大臣,本就忧心于此的年轻秦王觉得都说的对。正当他举棋不定时,被骂得不是男人的李斯伸出了拳头,于是羌瘣的脸青了。

有人觉得无稽之谈,毕竟羌瘣是行伍出身,怎么比不过一个文官?

但好事者道,李斯乃是法家人,平日里铁面无私信奉商鞅之道。收押刑法的条条款款他一清二楚,怎么示弱的暗下黑手想来也不是难事。

众人恍然,对于李斯愈发高看一眼,毕竟当夜秦王对他重赏安抚。

年轻秦王幼年拜师玄女先生,直到庄襄王封为太子便将其传回秦国,膝下教导送上登基王位。世人看来一生顺遂,登基后也表现出了君王应有的杀伐果断,偏偏此刻露了怯,安抚了李斯又安抚王家等人。

结果于事无补,甚至不惜让蒙家子拜师玄女以作拉拢。

羲和忍不住为自圆其说的好事者鼓掌,当日之事为了方便,阿丑勒令没有露出她的身影。事后小菊还嘀咕一阵,说那传信人心思不正,日后再也不听他的了。

事实上不是因为自己答应此事,羲和会趁机离开秦国。没想到绊住自己,还莫名其妙的丢进流言蜚语中。

真是奇妙。

也算是营中长大的蒙家两兄弟才蒙头跑了十圈,按着羲和吩咐不敢坐下休息,蒙毅摸过汗水走到羲和跟前,“先生,您收哥哥和我习武真的是因为君王?”

“谁前谁后你分不清?”蒙恬觉得这弟弟蠢到不行。

蒙毅抓了抓头,“我当然分得清,可他们说的有鼻子有眼,我听得都有些迷糊了。”

七八岁的小子还没长大,说话也不那么小心。

“先生。”有宫婢站在不远处喊了一声。

羲和了然点头,“行军打仗不是容易事,身手矫健只能让你能多杀一个敌兵,脑子好使却能让你一击敌万,明白吗?”

蒙恬点头,“明白,回去学生就细读兵法。”

“嗯。”

两人来的很少,基本是让羲和过目后丢下一段日子的训练事宜。待他们达到了要求,再增进努力。蒙家人很看重此事,众多眼睛盯着,两兄弟根本不敢怠慢。

等到人走了,羲和拎着一壶酒走到前院墙前,“还在?”

一墙之隔,阿丑神色懊悔的跪下,“先生,赵政知错了。”

“你错什么?长进了不少,也晓得借东风了。”

“先生不怪赵政自作主张才是,并非是碍于脸面不肯认错,亦或不知悔改。”

自主的接连认错,羲和饮下一口浊酒好奇了。她靠着墙,侧耳倾听,又觉得不妥当干脆巧劲上了墙。半个月不曾见面,羲和站在墙上惊鸿一瞥。为了外面风声,阿丑竟然续起胡须好似很忧愁的样子,“哪错了?”

“一错李斯推行商鞅之法时,学生曾严令百家之道入了人心。二错目光短浅,推无稽野史愚弄百姓,填饱私囊!三错忘了贵生书院原旨,便是天下人可为读书者!四忝居王位,忘记曾妄言集六国还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