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后来产业扩大,规模较小的玻璃厂已经交给职业经理人负责。
但何言信小时候可以说是在厂里长大的,爸妈工作忙顾不上他时,他就在厂里窜来窜去。
看那些老师傅加工刚出炉,黄橙橙的玻璃原料,把它变成各种各样形状的产品。
那时候做这些基本还都是人工,后来就变成机器了。
而制玻璃的原理在他长大后系统的学过,步骤都清楚。加上在厂里的所见所闻,可以说非常熟悉。
所以当得知孟舒瑞在烦恼家里开支时,何言信觉得自己的想法可以提前实现,不用再等积累资金后慢慢来了。
孟家有现成的地,何言信有技术,双方一拍即合。
他们签了合同,各出一百五十两银子做启动资金。
何言信的钱…好吧,又是宋叶箐卖玉佩赞助的,他本来要写欠条,但宋叶箐拒绝了。
行呗,反正赚了钱都是要拿回去交给她的,都一样。
而孟家在老宅估计是还藏了钱的,所以才拿得出来那么多现银。
由于何言信还有技术入股,所以合同上定的是他家六分利,孟家四分。
股份也一样,写着宋叶箐名字的合同上占百分之六十。
何言信这是直接把现代公司的那一套搬过来了。
拿合同给孟舒瑞看的时候,可让对方惊叹不已,认为这“合同书”巧妙绝伦。
当然,为了合同效益,他们还请了代表何言信这方的里正跟孟氏家族威望最重的族老做公证。
到分利益的时候就靠合同办事了,谁来说都不好使。
而里正跟孟家宗族也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有。
厂里招人肯定得优先选他们家的人,而且是比较重要的技术工。
何言信没打算全部由自己来,那不得累死?
所以得培训一些技术工出来帮忙制作。
而原料、配方那些自然是只有何言信一个人掌握着。
至于方子的由来?又到了原主祖父出场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