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修不敢执拗,当即告退而去。

顾修走后,君王身体一颓整个人都软倒下去,闭着眼睛喃喃自语道:“阿瑶...阿瑶...朕的江山...终究还是要留给你我的孩子...你看朕做到了...朕没有食言...你看到了没有?看到了没有?”

君王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他梦到了自己变得年轻少壮,孔武有力,能弯大弓,能降烈马。

云瑶就在他身边,同他肩并肩的站着。

他们一起在顾修背后,看着顾修。

一点一点的从蹒跚学步,到身姿挺拔。

再到金甲战盔,所向披靡。

第八十一章 苗头

清晨, 顾修身着赤色金龙朝服,头戴三毓流珠冕,跪在君王的榻前为君王侍奉汤药。待君王将药饮尽, 这才叩首上朝。

顾修自从回朝, 领了监国手令居于宫中以来, 他每日都是如此。

待顾修临朝后,半个时辰上下, 晴昭公主与孟氏皇后便会送来她们亲手所制的早膳, 陪君王一同用膳说话。自君王病重以来,这些日常服侍上的事便没有假手于人。国朝的皇后与公主,俨然成了平凡人家的妻子和女儿。

待朝会过后,宁王顾攸也会入内宫于君王请安,替君王揉按时而无力的双腿,绘声绘色的讲今日朝堂之上又有何事发生,顾修又处置的如何。或者是哪里哪里又丰产了什么新鲜东西,哪里哪里又打了大胜仗。还有宁王妃徐静柔的胎像, 顾攸说徐静柔自从月份大了口味就更怪了,连着啃了一个月的生竹笋,也不知是怎么了。

顾攸每次来都会逗得君王发笑。

宁王妃徐静柔的身孕有七个月了,不好经常挪动,但丽妃也依旧会偶尔带着徐静柔来与君王请安。徐氏日渐隆起的肚子,似乎比顾攸说的笑话还有前线的捷报,更能让顾鸿高兴。

珹王妃张氏有孕的消息君王也知道了, 是顾锦告诉他的。君王听闻后也看不出有何欢喜,只吩咐了顾锦送些常用之物, 多多照看, 也不必他们夫妇二人入宫请安了。

端王顾伸坐着轮车来过一次, 君王只准他在院中行了一礼,便令他与淑妃一同出宫去了。

到了夜里,处理过政务的顾修依旧会来与顾鸿侍奉汤药,连续问过几声安好后才会离去。

再然后,宠臣南曦便会过来,为君王抚琴。君王的病频发梦魇,每日只能靠听琴勉强安神。

天气渐热,君王的病依旧不见起色,精神越来越差。

某日,顾攸啃了两块西瓜走后,君王又吐了一口浓血。

“崔尚,你说朕还有多久呢?”顾鸿无力的漱了漱口,木然的躺在了床榻上。他病中的这些日子,他身边围绕的这些人都是至亲,没有了尔虞我诈,没有了勾心斗角,他享受了这些年很少享受的天伦之乐。

越是如此,他便越是害怕。

害怕大限将至的那一天,他会失去这一切。

“陛下,您别多想。张大人不是都说了,说陛下已经有起色了。”老太监崔尚抚着君王的胸口与人顺气:“别的不想,您便想想战王殿下,他可是一心一意信着陛下会好起来的。”

“是啊,那个傻孩子。”顾鸿苦笑一声:“他还想着和朕去校场骑马呢。”

提起顾修,顾鸿的眼睛又有了些神采。

这些日子以来,顾攸几乎每日都会将顾修在前朝的表现说与他听。

自从顾修掌权监国,国政之上便没有出过一点儿乱子。顾修虽然大权在握,可做的皆是稳政安民之举,掐灭了朝中的纷纷议论。将他所制定的国政推行发扬,将他遗留下的症结慢慢疏通,就好像随时随地能将一个安稳的政局还到他的手上一样。

古来君王病重交权时,没有一个君主可以过得如他今日一般泰然安逸的。

永熙二十三年,七月。

韩墨初自临海渡江的战场之上归来,带回了江海之畔十七个弹丸小国的传国玺印。

一别数月,再见顾修。

顾修已经头戴冠冕,立身朝堂。群臣之前,已能发号施令了。弱冠之龄的顾修看不出一点点初出茅庐的生疏,但同时尺度又把握的十分恰当,既做了掌权者,又没有暴露任何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