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无能,还望皇上降罪。”大理寺卿不敢起身。
“罢了罢了。”明帝挥手,“此前乃是朕愤怒之下的言语,大理寺不必所有人都降职。但是,所有人都要罚一月俸禄。”魏朝王室向来不认为什么金口玉言的,他们奉行的是有错就要认,就要改。
虽然有的人还是会死不悔改(例如先帝),但绝大部分的都是知错就改的,明帝就是如此。
大理寺卿松了一口气,“多谢皇上。”
“行了,这件案子朕交给别人,你们继续审问那些家属,看能不能从他们身上问出些什么。”明帝挥手示意大理寺卿下去,虽然现在看来那些杀手的家属看起来毫无异样了,但是他还是觉得不能放过。
大理寺卿说道:“谨遵圣名。”至于明帝究竟把这个案子交给了谁来查,他并不准备过问。只是身为明帝的心腹之一,他大概也是明白的,应该是传说中隐在暗处的那些人吧。
“李桂。”
“奴才在。”
“去给东先生传信,叫她见机行事。”
“是。”
圣寿过去,各国使臣还没有离开经常,但是学生们却是要回到书院上学了的。这日清晨,街面上便又是一辆辆的马车行驶而过。原本郎君们上学去是比较愿意骑马的,但是此前出了刺杀事件,各家都是不放心的,强令他们也要骑马,在护卫们的保护下去书院。
于是,这马车就越发得多了。幸好这么多年了,京城早就有了一整套的驾车行驶流程,这才没有堵车。
今日清晨还下了下雨,嗒嗒嗒的马蹄声伴着车轮声,倒是有些意趣。
“你瞧,”小公主站在鸿胪寺使臣馆的大门,看着那些行驶而过的马车,“这魏朝多好啊。”好到让人想要抢过来,他们蛮族在草原上逐水而居,经常东奔西走的,哪里能够有这样的安定和祥和。
这样繁华的地方,他们又怎么会不喜欢,会不想要呢。若是这些所有都能够属于蛮族,那该有多好啊。
站在小公主身后的两个女仆并没有回话,因为小公主不需要她们的回答。
小公主也不再说话了,就这样一直一直看着马车一辆又一辆地驶过,好像怎么也看不腻一样。
使臣馆暗处,杨承达也在看着小公主。他从跟着嘎鲁来到京城以后就没有离开使臣馆,只是他一直躲着,没有什么存在感,所以根本就没有人发现他唉使臣馆没有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