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展台,叶曦请教的问题是最模糊的,有考验意思在里面。
沐宇轻推一下眼镜,回道:
“o2c在于产氢反应的低成本和高活性引起我的关注……”
“……”
两人十几个来回交锋,形式一问一答,内容关于纳米与金属合金材料。
但无论是问或者是答,都能够精准地找到最重要的那一个点,让他们对各自都比较满意的。
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力。
最后叶曦问道:
“我的实验室小组暂时是研究耐高温辅助性材料的,沐博士,你为何投入简历?”
此话一出,
围观者们莫名有些激动。
竟然是一场被开生面的面试?
这个青年会不会加入叶曦团队?
“叶女士的名气很高,我很好奇且仰慕。根据发布性能信息,您的46号、59号两款新材料的纳米化研究……您的耐高温材料基本都是合金制品……这是一个双项选择问题,不是吗?”
通过简历的严格筛选意味着:
第一沐宇身份没有问题,第二叶曦认为他对实验室有用。
且沐宇也可以有反选权。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