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这些谣言在人群中散播,使得整件事越发扑朔迷离,又不好明令禁止,只能加快查案的进度,早日得出个结论来平息谣言。

而楚静安在暗中查了洪福几日之后,确定了和他交往密切之人,且确认忠王遇刺那日这几人的行踪,最终确定了几个人选,此时他才找上办案官员,将线索交出。

几个官员最近都是心急火燎的,不只忠王那边在催,就连左右二相都在让他们尽快找出刺客。楚静安的线索无异于雪中送炭。

在得知刺客身份的那一刻,这些官员俱是惊讶不已,羽林军可是禁军,何人胆敢将羽林军牵扯进来?

楚静安道:“若是直接审问此人,他怕是不会说实话,你们可以诈他一诈。”

大理寺和刑部请旨与都察院进行三司会审,洪福被捕那天,众人都在议论,这幕后指使,除了左相不做第二人选。

洪福也没想到自己那日会露了行迹,被提审之时三缄其口,只说是自己缺钱,听闻王庄上出产的种子能卖高价,遂打算去偷挖点自己留种,没想到,王庄的守卫竟然这么严格,他逃跑时不得已才放了火。

他这话,别说三司的人会信了,就是随便一个百姓来听,也能听出他在撒谎。

哪有偷种子不等秋后,要在这苗都没长成的时候去偷?

此时的洪福还不知道他的同伙也在被审讯之中,还以为只有自己暴露了。

在他的同伙家中搜出的夜行衣更是坐实了他们的罪行,这几人起先并不认,什么行刺忠王,他们根本没接近过忠王的住处,只是去偷粮食的。

几个审问的官员都没眼看,堂堂羽林军说出这话也不嫌丢人,见他们怎么都不说实话,直接就上刑。

几板子下去,几个人就开始支支吾吾地道:“我不去也没办法,这是将军的命令,我们只是小卒子,自然是听令的。”

眼见着事情的发展真朝楚静安猜想的方向去了,几个官员对视一眼,轻言细语道:“你仔细说来,交代清楚,或可免去一死。”

于是一个楚静安是主谋的故事新鲜出炉了。

宴云河听闻抓到了嫌犯,于是跑来了解情况,没想到,刚一到就看了这么个故事,别说,这编的还有鼻子有眼的,看完他都要信了。

楚静安是一点都没有作为嫌疑人的自觉,不只要来求见宴云河,见了第一句话还不是辩解。

“洛城现在不安全,你怎么来这了?”楚静安看了眼宴云河带的侍卫,狠狠皱起眉头,“带的人也太少,回去的时候我送你。”

宴云河抖了抖手里的证词,好笑道:“我还以为你得被抓起来,没想到你还有闲心管我的闲事。”

楚静安也不看证词,上面写的是什么,他心里一清二楚,只不赞同道:“你的事都不是闲事,我也不是有闲心,我很用心的在管你的事。”

宴云河摸摸鼻子,看楚静安这较真的态度,也不好再玩笑下去,只得说回正事:“这人到底怎么回事?是受何人指使的?”

“审讯官正打算诈他们,不过,我觉得应是左郎将所为,或许其中也有其他人的手笔,但我没有证据,不能胡说。”楚静安道。

“这左郎将和你有仇?为何要嫁祸在你头上?”宴云河想着楚静安也刚回来没多久,怎么就惹上这么个仇家?

楚静安解释道:“若没有我,如今的中郎将就是他了,应是嫉恨我挡了他的路。”

当初楚静安做中郎将就经过一番争斗,最后以路之言被气的卧床不起结束,所以,楚静安很难不怀疑这左郎将背后的人就是路之言。

“可若是要嫁祸给你,何必去本王庄子上偷庄稼苗?”宴云河想起又有些来气,但一细想,恍然道:“这件事还是冲着本王来的,诬陷你只不过是顺带,这左郎将背后还有人啊。”

若是抓了这左郎将,也不知这背后之人急不急?宴云河只想赶紧找出这个人,知道自己被贼惦记的感觉真是不好,尤其是贼还在逍遥法外的时候。

而这背后之人却并不如宴云河认为的着急,反而是出主意的邓术在急的团团转。

作者有话说:

第62章

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