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听太监说了那些话,齐俦渐渐坐不住,但康国使团马上要入席又不得抽身,只好故作镇定唯恐宋韫看出他神色异常。
宋韫淡然饮酒观赏歌舞,假装无视齐俦局促不安。
宋韫当然知道让齐俦焦虑的是什么,那正是他们计划中的一部分。
更精彩的好戏还没上演呢——
宋韫示意裴季狸,裴季狸会意,适时叫停歌舞表演,扬声传唤:“康国迎亲使团觐见。”
第91章
使者(倒V结束) ◇
盛宴变刺杀
除去上不得台面的侍从奴仆, 康国先前递交的国书上,有名有姓的使者共计十人。
为首的是康国前科探花郎,名叫燕池。身着红色正使朝服, 很是年轻,眉宇之间却格外稳重。
两位副使, 其一是徐霁堂弟赵王世子徐霖,其二是长公主夫家族弟王崇, 也就是徐霁贵妃的叔父。
使团之中, 这三位才真正有话语权, 而这样的主副搭配其实很有意思。
徐霁的皇位坐得并不安稳。之前陪洛岱来晏国这一趟,几乎让他登基半年来所取得成果尽付东流。从这一点来说,洛岱在他心中的地位确实无人可替代。
但两害相较取其轻,洛岱再重,到底重不过皇位。当时国内生乱, 徐霁选择抛下洛岱。如今要救人,还是瞻前顾后多方权衡。
从这次使团的构成可以看出, 徐霁在康国并不是一言堂, 即使是两国联姻娶妻立后,他也需要向权贵妥协低头。
主使燕池或许是他的人,带着促成这段联姻,带回洛岱的任务。另外两位副使该是不知道联姻真实目的的, 否则使团根本不会成行。而他们非但不想促成两国联姻,甚至会暗中阻挠——
于赵王父子而言,徐霁娶了晏国公主,成了晏国皇帝的妹婿, 便多了一重稳固的靠山, 再推他下位便难了。于王家而言, 皇后之位该落于自家,怎可拱手让人。
根据裴季狸转达,太傅接待使团期间探听得知的消息,使团内部并不和睦。
既然不是铁板一块,又知晓其各自目的,那就有机可乘可以各个击破。
使者在殿中站定。
主使燕池上前道:“下臣谨遵吾皇之命,向晏国皇帝献礼问安,愿两国永结秦晋世代友睦。皇帝陛下天命万岁,太后殿下安康千岁,皇后殿下祥和千岁,公主殿下永继芳龄。”
冠冕堂皇的贺词之后,燕池依次向上座的宋韫和齐俦介绍所带珍宝——正式的聘礼已经下过——使团本来有十人,但此时在场只有九人,未出席的一位据说是水土不服病中不宜面君。
九位人人手里捧着托盘。共计十样珍宝,皇帝公主各三,太后皇后各二,倒是都照顾到了,算是礼数周全。
宋韫目光逐个扫过捧着献礼的康国使臣,其中捧着献给太后两样贺礼的使臣身量高大,即使站在后排,也比前面的人高出一截。他抬起眼,和宋韫四目相对。
宋韫瞬间了然,着打扮成宫女的罗敷收了献礼。
齐俦那边代收了皇后和公主那两份,兴致却不高,潦草看一眼,夸道:“康国地灵人杰,所赠礼物皆是珍宝,你家皇帝有心了。”
使臣落座,歌舞继续。
觥筹交错中,齐俦埋头连连饮酒,一副心事重重模样。期间心腹太监来回几次,却似乎都没有带来什么好消息,齐俦每听他附耳低语一遍,脸色就更难看一分。
歌舞交替之际,燕池向上敬酒道:“吾皇倾慕公主已久,自从定下婚期,便举全国之力极尽搜寻珍宝以作聘礼。臣临行之际,吾皇再三嘱咐,务必将公主平安迎回宫中,以表珍重两国情谊。值此盛宴,臣请陛下允臣向大康未来国母见礼。”
话音刚落,齐俦本就难看的脸色彻底阴云密布,他掐着酒杯半晌才将杯沿抵着紧咬的牙灌酒进去。
“既然是国母,怎可轻易抛头露面?婚期将近,正月十五完婚,十二公主便会随使团前往康国。”齐俦目光沉沉看着底下使者,“先前已经给贵国君王送过公主画像,定下婚期在十五,如今倒是等不及大婚之日,先要遣使臣当面看过。难道贵国是怕我大晏公主图实不符,貌若无盐,不配为你康国皇后么?”
齐俦语速渐高声调扬起,说罢,大力将酒杯扣在案上,酒液震出,溅出一片暗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