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嘛,这不就是低配版《敦刻尔克》?然后就一个主线反反复复的拍几遍,这跟写诗歌有毛的区别?还不如上一部《八佰》呢。”
“这就是中影推出的‘抗美援朝’主旋律题材大作?呵,中途睡了一觉起来,竟然发现啥也没错过。”
“简直就是一场美学的灾难!卧槽!”
“如果说《八佰》是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那么《金刚川》就是赵云后面的故事;黄小明就是张飞,李辰就是关云长,他们俩的目的就是为了救管唬去的,然后踏马还失败了。”
“……”
窗外此时已然是日上三竿,今天天气倒是还蛮不错,映衬的人心情极好。
陈飞的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只见评论区里的吐槽声如潮水般涌来。
他先是嘴角微扬,继而忍不住轻笑出声,最后更是直接捂着肚子笑得前仰后合。
“嘿?说好的年度神作,怎么结果反倒是成年度笑话了?”
陈飞一边笑着,一边在心里暗自嘲讽。
前几天,各大平台可都在铺天盖地的宣传着《金刚川》。
预告片里气势恢宏的场面、大咖云集的阵容、还有那些天花乱坠的影评,全部都把这部电影吹得神乎其神,成功忽悠了无数观众心甘情愿地走进电影院。
可如今呢?
“神经之作”这个戏谑的称呼,已然是迅速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成了这部电影最贴切的标签。
陈飞靠在椅子上,眼神中满是幸灾乐祸。
他不禁开始想象,管唬、冯小刚、张一柏这三位“大导演”,此刻又会是怎样的焦头烂额?
这部电影要是真有过人之处,乃至于比暑假档上映的《八佰》还要出色,那大家自然心服口服。
可现实却是,观众们一边倒的差评,甚至直言其质量远不及《八佰》,这无疑是给了《金刚川》一记响亮的耳光!
又随意翻看了几页评论后,陈飞终于收起手机,强迫自己把注意力转回了面前的工作上。
很快,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结束一天忙碌工作的刘艺菲回到酒店,简单吃过晚饭后,便跟着陈飞一起出了门,直奔电影院而去。
尽管网上的评价差到离谱,但陈飞始终觉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再怎么也得亲自去验证一番。
毕竟在他看来,“活到老、学到老”可不是一句空话。
一部电影,无论好坏,它都有值得学习和反思的地方。
优点可以借鉴,缺点也能引以为戒。
所以,去看看成片也是有好处的。
两人很低调的踏入了电影院,在自动取票机上取出电影票后,便跟在观影人群后方进了影厅内,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随着灯光渐暗,电影正式开始。
起初,陈飞还带着几分期待。
可随着剧情推进,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身旁的刘艺菲也开始无聊的掏出手机玩了起来。
他是真没想到,因为赶工而引发的致命伤居然如此之大!
将故事切成了三个角度后,一来没能推动剧情,二来割裂了群像的厚重感。
前两个章节格外拉垮,只有第三章勉强立住了人物。
要知道,非线性的出发点,是基于线性叙事讲不好这个故事才开始的。
可这部电影明显感觉平铺直叙会更出挑,根本没有玩弄叙事诡计的必要。
然后再加上大量的“断肢血浆”,看起来倒是体现出了战争的残酷,可对人性阴暗面、战争遗留问题的深入挖掘简直等同于无。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这部电影压根就没搞清楚想表达什么!
战争片一般分两种。
一种是无关立场,团结人类共同体,歌颂和平的反战类。
而另一种则是突出敌我矛盾,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政宣类。
若想做前者,那就淡化意识形态;可若想做后者,就没必要夹杂对敌方人性的思索。
但管唬明显是想要做“理中客”,在明知前者做不到的情况下,还非要挖掘美国大兵身上的牛仔精神,所以显得第二章节特别拧巴,硬是立了一个两边都不讨好的扭曲人物。
然后嘛,这部电影的成片就被搞得十分尴尬。
明明可以借助着“抗美援朝”来吸引大量关注和热度,可最终却自己将自己给弄成了“翻车现场”。
“为什么我看这部电影时,感觉怪怪的呀?”
走出电影院,在回家的路上,刘艺菲对着陈飞提出了这样一个疑惑。
“很正常。”陈飞耸了耸肩道:“主旋律电影之所以能卖出高票房,主要是能引起观众的感动。
然而,符合逻辑才能营造真实、真实才能塑造共情、共情才能宣泄感动,可这部电影的展现却太不符合战争逻辑了,所以看上去自然会很奇怪。”
“我就说嘛。”刘艺菲撅着嘴,小声嘀咕道:“反正剧情一点都不好哭,感觉高潮戏份就像是导演在我旁边切洋葱,硬邦邦的告诉我:这里是高潮,要煽情了,你该哭了。”
“哈哈哈。”
笑过之后,陈飞又给刘艺菲竖起了一个大拇指,“不错,你现在已经具备有很好的鉴赏能力了,以后可以多找些电影来看,有助于快速了解电影拍摄的基本框架。”
“所以说,我是有做导演的天赋的,对吗?”